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1937年,在延安延河岸边,一个经过长征的考验、战功赫赫的红军领导干部堕落为杀人犯,被处以死刑。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黄克功事件”。从革命功臣到罪不可恕者,如此巨变其实并非全无端倪,比如他居功自傲,骄横自负,总把“老子当年”挂在嘴上,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口伤人。天使与魔鬼之间,或许就隔着若干类似细节。
“天使”与“魔鬼”,实际上是事物的两个极端状态。“天使”寓指理想的好状态,“魔鬼”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糟糕结果。“天使”与“魔鬼”之间,看似相差万里,实则近在咫尺,彼此的转换往往取决于几个关键细节,或存乎看似偶然的一念之间。若处理得当,“魔鬼”也会变成“天使”,反之,“天使”可能堕落为“魔鬼”。前苏联宇航员邦达连科,原本排在“人类登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之前,是乘坐飞船的第一人选,就因为在一次训练结束时,随手将擦拭传感器的酒精棉扔到一块电极板上,引发船舱大火,其本人重度烧伤,不治身亡。“天使”和“魔鬼”,终因一个随手的细节而易位。
腐败也是如此。分析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腐败分子腐化堕落,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都是从一些吃点、喝点、拿点、玩点等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开始的。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个人,一旦在思想深处给不良念头打开缺口,于言行微处为不正之风裂开缝隙,就极可能成为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从王敏、万庆良、秦玉海、杨栋梁等十八大后落马的“老虎”身上,都能找到类似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伦敦英美后勤司令部墙上,醒目地写着一则谚语:因为一枚铁钉,毁了一只马掌;因为一只马掌,损了一匹战马;因为一匹战马,失去一位骑手;因为一位骑手,输了一次战斗;因为一次战斗,丢掉一场战役;因为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帝国。说法虽属极端,但也说明,有时候细节能够影响全局。全面从严治党是个“瓷器活”,务必精雕细琢,坚韧顽强。比如,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仅要管“8小时以内”,还要管“8小时以外”,不仅要多听普遍反映,也要善于打捞个别意见,于细微之处了解本质,从弦外之音发现问题。“总是细雨好浇田”,管党治党的工作越是严、细、深、实,就越能“于细微处见真章”。
一次雪崩,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事物的发展变化,每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切不可掉以轻心。有这样一个警示:如果对一件事该不该做感到犹豫,不妨先问问自己,假如最亲近的家人凝视着你,假如记者的摄像头正对着你,假如法官犀利的目光投向你,你会继续还是收手?如果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能够这样渗透到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天使”变成“魔鬼”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完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