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出处】(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释义】志向要是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
【阐释】
“以天下为己任”的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族杂居。在这既偏僻又困苦的环境里,王阳明不坠青云之志、不改报国为民初心,他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潜心悟道。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之道理。他指出,人具有自己完成自己的心体,认识此心体才是自家体会的根本关键,更是工夫的精要处。正是那次著名的“龙场悟道”,开启了声势浩大的阳明心学潮流,泽被后世。
纵观中国历史,志士仁人层出不穷,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树立坚定的志向,矢志进取,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朱熹出生在南宋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八岁时,父亲教他读《孝经》,朱熹在书上题道:“若不如此,便不成人。”他十几岁时读《孟子》,当他读到“圣人与我同类者”一句时,心里十分激动,便暗暗立下志向,将来一定追求人生真谛,成为圣人。正是因为自小立定成圣成贤的志向,朱熹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四处求学,刻苦钻研,终于使儒家思想在千年后发扬光大。朱熹创立的理学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著名史学家金祖望这样评价朱熹的理学体系:“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贤人尚志”,故可以矢志不移,做到“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然而无论是退是进,皆以报国利民为目的,而绝非为图取财色名利等身外之物。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就派人带着大量钱财聘请他作相,庄子却坚辞不受。不愿出仕拜相,并非庄子胸无大志,恰是因为他的志向不在名位财利,而在于求道,并最终成为“得道之人”(道家称为“真人”)。庄子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却初衷不改,做到了淡泊明志,不为利益所动,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所以最终才以其深邃的思想,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立志是教育的精华。《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地指出求学之目的在于开启自性之明德,进而教化民众日新其德。《论语》中也教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博大精深的弘志思想,使我国历史上胸怀天下、心志坚毅的仁人志士辈出。屈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他寻求真理的执著;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宣誓他的忠诚报国之心;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唱出一腔爱民情怀;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气以身殉国……他们离世千百年后,仍为世人传颂。
“功崇惟志”,政党亦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不渝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在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今天,重温圣贤经典,重视党性教育,让每一名党员把牢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就显得至为重要而迫切。□
作者: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