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向着全覆盖目标,中央巡视再出发!截至7月6日,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已全部进驻完毕。把深化政治巡视作为核心要求,再次聚焦中央部门,再次杀出“回马枪”,将纪委、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这些变化与深化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巡视监督不断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深化 之一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王岐山同志6月22日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中央巡视组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中央精神吃透,深化政治巡视。如何在“深化”二字上继续狠下功夫,值得关注。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在巡视动员部署会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杨晓超传达了中央对巡视工作新要求中的三句话。准确理解把握这三句话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找准深化政治巡视的破题关键。
坚定政治方向,是贯穿十八届中央各轮巡视的一条主线。从2013年提出“四个着力”,到后来拓展监督内容、强调挺纪在前,中央巡视工作始终把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检查摆在突出位置。2015年,中央明确提出,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以此为基础,第八轮巡视顺利完成了对中央金融单位的集中“政治体检”。2016年,第九轮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首次对中央部门进行集体扫描,并对4个省份杀出“回马枪”,深挖出一批问题。展望本轮巡视,政治定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对于32个中央部门,将着重从政治纪律、对党忠诚的高度去审视和检查是否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了中央决策部署;对于“回头看”的4省市,将按照政治巡视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再巡视”,重点看省委担当情况、换届纪律执行情况、巡视整改情况等。
政治巡视不是口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既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又要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坚持标本兼治,才能真正“有血有肉”。“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镜子,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紧扣‘六项纪律’,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共性问题,同时注意发现个性问题、找准要害问题、深挖根源问题,突出政治巡视重点,盯住关键的‘关键少数’。”6月29日,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赵凤桐在专项巡视审计署党组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体现出本轮巡视鲜明的问题导向。另外,巡视中央部门将更加注重发现在深化改革、依法执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坚守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提高党员干部党性觉悟。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指出:“巡视要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督促引导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高标准、守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增强巡视整改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深化政治巡视,对巡视干部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6月22日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的分组讨论中,各巡视组就已经行动起来,学习中央精神,熟悉法规条文,筹备支部组建,正如第十一巡视组组长徐令义所说,坚决把深化政治巡视的要求落到实处。
深化 之二
对照看齐找差距,透过个性看一般,突出检查中央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
对中央部门巡视全覆盖加快步伐
继上一轮中央巡视后,本轮巡视再次聚焦中央部门,15个中央巡视组中,将有13个对32个中央部门(群团)党组织进行专项巡视。这既是按照中央要求,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关键一步,又是以深化政治巡视为契机,督促中央部门党组织向党中央看齐、跟上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
“落实巡视工作条例,向全覆盖目标迈进”,是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作出的部署。通过“板块轮动”,中央巡视已完成对31个省(区、市)、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全覆盖,今年,中央巡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基本完成对中央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全覆盖。
早在2013年5月,中央第一轮巡视就把水利部纳入巡视对象,之后每轮巡视中央部门的数量逐渐增加,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发现问题也在逐步深入。与前几轮巡视相比,本轮巡视的中央部门级别更高,既有党的中央工作机构,又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机关党组,还有国务院组成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重要,处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第一层”的关键位置,更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筛查”,向“灯下黑”问题亮剑。
本轮巡视中央部门,关注哪些重点?在7月2日召开的专项巡视财政部党组工作动员会上,中央第十三巡视组组长朱保成指出:“重点检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情况、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纪检机构监督责任落实情况、选人用人情况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等。”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此次巡视动员部署会议的新闻稿中,并不像上次那样简单列出32家中央部门,而是在后面加上了“党组”或“党委”,其中绝大部分巡视对象为党组。这突出强调了巡视是对中央部门党组织的巡视,特别要紧盯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情况。中央部门业务千差万别,但坚持党的领导没有例外,而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党组来实现的,抓住党组就抓住了关键。
中央部门是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各个系统的领导者。王岐山同志强调,要“对照中央关于经济、外事、组织、统战和执法等各领域方针政策,从政治纪律、对党忠诚的高度去审视和检查是否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了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对照中央方针政策发现问题,体现出对中央部门的巡视站位更高、要求更严,“政治体检”进一步深入。
与此同时,本轮巡视在发现问题方面将更加突出中央部门特点,更具有针对性。从上一轮巡视反馈看,国务院国资委、工商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分别存在国资国企、商事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不到位问题。透过个别看一般,深化改革、依法执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央部门具有一定普遍性,本轮巡视将对其重点扫描,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扫清障碍。
对被巡视的中央部门来说,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找差距的过程,找到差距就要看齐跟上。王岐山同志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个服从’,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向党中央看齐。”从以往巡视情况看,中央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方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正是因为不齐才强调看齐,这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看齐不能喊口号、表表态,不能搞“假把式”,关键是联系本部门情况,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中央治国理政新思路、新战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另外,看齐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本轮巡视正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期间,作为关键的“关键少数”,中央部门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对照看齐,将在巡视实践中得到检验。
深化 之三
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围绕政治再巡视,既检查整改情况又注重发现新问题——
对4省市再杀“回马枪”
除了对32个中央部门(群团)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外,本轮巡视还将对天津、江西、河南、湖北等4个省市进行巡视“回头看”。王岐山同志明确指出,“回头看”是围绕政治的再巡视。中央巡视组再杀“回马枪”,就是要释放不是巡视一次就“万事大吉”的强烈信号,体现党内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
围绕政治“回头看”,就是说要与时俱进落实政治巡视要求,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正如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叶青纯在对湖北省开展巡视“回头看”工作动员会上所说:“中央巡视组将按照政治巡视要求,重点监督检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党的建设情况、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执行换届纪律和选人用人情况、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和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等,对没见底的问题‘再了解’,对没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形成有力‘再震慑’。”
本轮巡视“回头看”的4个省市,江西和湖北是十八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对象,巡视时间是2013年5月-7月;天津和河南是中央第三轮巡视对象,巡视时间是2014年3月-5月。彼时的巡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现在的巡视向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从第一次被巡视至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陆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越来越浓,再加上从今年开始进入市县党委换届年,严肃换届纪律、净化政治生态非常关键。在此大环境下开展的巡视“回头看”,必须从政治巡视的高度,对照“四个意识”,发现省市党委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督促和推动省市党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向党中央看齐,落实好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整改主体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化,是严肃的政治责任和政治纪律。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知错就改、“不贰过”。上轮“回头看”发现,4省的巡视整改工作与中央要求有差距,如安徽“全省消化超配干部问题进度滞后,甚至边改边超”,湖南“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治”。对于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本轮“回头看”将抓住典型,严肃追责。值得关注的是,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本轮“回头看”期间,新修订的问责条例料将印发,这为中央巡视组根据巡视整改情况,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严肃问责追责提供了有力武器。
上轮“回头看”,不仅重提老问题,而且发现新问题,特别是巡视期间,中央决定对王珉、杨鲁豫、苏宏章、王阳等人立案调查,形成有力震慑,彰显了“回马枪”的威力。本轮巡视“回头看”,依然会紧盯老问题、不放过新问题,既深挖根源、又促进见底,对有关问题线索再细细“过一遍筛子”,通过形成持续强有力震慑,让人感受到巡视“回头看”不是搞“假把式”。另外,上一次巡视4省市采用的是常规巡视的方式,此次“回头看”则是专项巡视,意味着方式方法上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不搞面面俱到。
巡视监督永远在路上,如果认为巡视“一巡就了”“巡过就放”,那就完全低估了党中央顽强的意志品质。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冷静清醒,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预计在未来的中央巡视中,开展“回头看”将成为常态,会杀出更多的“回马枪”。
深化 之四
监督责任履行得怎么样,“探头”作用发挥了没有,监督者也要接受监督——
把纪委、纪检组摆进去
人们注意到,本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有一个新提法:“巡视要把纪委、纪检组摆进去,检查监督责任履行得怎么样,‘探头’作用发挥了没有。”“摆进去”三个字,内涵不少,表明巡视工作不仅紧盯被巡视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而且将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的履行情况纳入视野,再次体现出政治巡视始终咬住“责任”不放松的要求。
两个责任,不可偏废其一。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一直是巡视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2013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汇报时,对加强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和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直接“点题”,两个月后启动的十八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即增加了“两个责任”等监督内容。从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问题看,有的纪委、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宽松软,有的纪检监察力量薄弱、机构形同虚设等。此轮巡视直接点明“把纪委、纪检组摆进去”,是在对以往要求一以贯之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放在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更能理解强调巡视要把纪委、纪检组摆进去的深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多设置一些监督“探头”。从党内监督的制度设计看,纪委、纪检组就是专司监督执纪问责的“探头”,关键是如何让“探头”的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2015年底,中央纪委调整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覆盖。纪委、纪检组是否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是否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否存在对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的情况?对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任务部署,这些问题都将在巡视组的“火眼金睛”下找到答案。有专家表示,巡视把纪委、纪检组摆进去,既是巡视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对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
透过近期中央巡视组进驻32家中央部门党组织的新闻可以发现,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的负责同志均出席动员会。据本刊记者初步梳理,本轮巡视至少涉及17个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既有单独派驻,也有综合派驻。如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属于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组综合监督单位;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属于驻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综合监督单位。中央巡视把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摆进去,看看到底有没有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实际上就等于把中央纪委摆进去了。“摆进去”,意味着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纪委、纪检组除了要支持配合巡视工作,还要接受中央巡视组的监督和检验。
把政治责任担起来,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下去,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螺丝拧紧。进驻动员会上,各被巡视地方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将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的自觉、正确的态度对待巡视,认真听取意见,虚心接受监督,深入查摆问题,严肃认真整改。中央第十轮巡视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