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文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学习体会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要透明自信、有理有据,利用各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宣示我们惩治腐败的决心和立场,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学思践悟》这一论述,鲜明地指出了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做好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腐败难题。世界银行曾经指出,全球每年流动的跨境犯罪经费、腐败所得等约为1万亿至1.6万亿美元。在开放环境下,国与国之间人员往来、信息交流频繁密切,任何国家想关起门来搞反腐败,既不现实,也不会彻底。三年多来,我们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并及时将案情晒在人民群众面前,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及时开展“天网”行动,发布“红色通缉令”,等等,无一不是适应开放环境的有效措施。正因如此,反腐败斗争不仅取得明显成效,而且赢得国内外赞誉和支持。学会并擅长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对于打赢国际追逃追赃这场民心战、舆论战、外交战,无疑十分必要。
其一,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反腐败的主张。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追回外逃腐败分子,是正义之战。从2013年至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多次强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推动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等等。在国际场合高调发声、阐明立场的做法,使我们抢占了道义制高点,使一些国家不得不表态支持中国。作为正义的一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旗帜鲜明地宣示推进反腐败斗争尤其是开展追逃追赃的立场决心,如此才能“得道多助”,打破一些国家的“双重标准”,使其手里用来抹黑我们的外逃腐败分子变成烫山芋。
其二,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腐败的故事。开放环境中,失语就要挨骂,必须积极主动发声。对我国反腐败斗争,西方总有一些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不时制造“权力斗争”等谬论杂音。“谣言止于公开。”改变不善讲故事、不会讲故事的局面,进行客观开放的宣传,综合运用多种传媒手段,宣介中国反腐败制度、理念、做法和成效,尤其是善于用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字等来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吸引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挤压国际上一些人的臆想空间。同时,利用境外国家的社区、区域媒体等,及时曝光外逃人员的腐败事实,及其给国内造成的危害,使之成为过街老鼠,无法安生。
其三,了解政策,充分利用外国法律制度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合作。当前,由于一些个案案情复杂、所在国国情特殊以及某些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等因素,开展追逃追赃还有一些制约。但要看到,腐败侵蚀社会公平正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容忍这样的社会毒瘤。通过了解别国有关情况,透彻研究外国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则,就能有理有据地向腐败分子的藏匿国提出我们的主张,竭尽全力把外逃腐败分子追回来,一个也不放过。
把握开放环境对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今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受世界关注。树立全球视野,讲好中国共产党包括惩治腐败在内的故事,不仅能凝聚党心民心,还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实现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环境。(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