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3期

社论

推进伟大工程 保障伟大事业

要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扎实推进全覆盖 深入开展回头看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学习体会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权就有责 用权受监督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第十轮巡视将在哪些方面深化

从严从实深化政治巡视

正风肃纪向“旧习惯”宣战

将党管干部原则落到实处

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不打折扣

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

短评:把整改的落脚点放到加强党的领导上

学有所悟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重要一环

要善于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

追逃追赃也需“数字准、底数清、基础实”

用“追回来”的事实说话

用问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半月杂谈

进行中的考试

燕阁观察

严字当头,你我共知

清风时评

天使和魔鬼都在细节之中

忏悔录,深可利用的另类警醒

为腐败找借口无异于黑色幽默

破坏巡察不过是欲盖弥彰

别把车改当成不下乡的借口

锐评

一组

纪律建设

不忘初心的誓言

四位一线执纪的地市纪委书记谈

党员干部兼职应注意的纪律“红线”

我们是如何破解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匹配”难题的

“四风”监督哨

自恃“懂纪”耍手段 仨月两次挨处分

问题“一箩筐” “四风”不能放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诚与信”小议

养一点儿静气

吕坤诫儿:应知耻 善择交

历史回放

罗荣桓家风:不要搞特殊

 
进行中的考试
首页
1

  火热七月,我们党迎来95岁生日。近百年奋斗史,每个片段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壮歌。最近回看的影片《横空出世》中,有这样的场景:将军说,国内的仗打完了,国外的仗也打完了,你们又跟着党,来到这茫茫戈壁,是为什么呢?“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冲出荒漠,响彻华夏,震撼世界。

  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我们党就是这样历经考验,一路奋进,一路胜利,走到今天。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立下“进京赶考”要考个好成绩的铮铮誓言,也堪称泽被后人的警世恒言。今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度回顾党的“赶考”历史,以“三次伟大飞跃”精辟总结党的历史贡献,同时,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从八个方面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总动员。他告诫全党,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一次次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党始终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3次集体学习,要求全党同志行动起来,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我们党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

  我们党要能经受重大考验,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担当责任,形象地说,就是要在党中央布置的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问责条例以问题为导向,也可以视作一份考试指南,考试面向各级党组织和全体领导干部,考试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考试非常严格,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一旦出现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三类情况,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都要被追究。

  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可谓信度与效度俱佳的考试。在前九轮中央巡视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为成绩不佳被打板子。7月上旬,中央第十轮巡视完成进驻,32个单位的党组织将接受巡视“体检”,天津、江西、河南、湖北等4个省市被“回头看”。巡视将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作出总体评价。成绩如何,巡视反馈意见中见分晓。

  近期,重要人事变动频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鹿心社、李强、骆惠宁、王国生分别就任江西、江苏、山西、青海省委书记,陈宝生、徐麟分别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履新就意味着进入新一场考试。我们期待,他们不负党中央和人民群众重托,交出优异的成绩单。

  又到年中,中国经济“半年报”会是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具体数据尚未出炉,不过,国际国内均给予乐观预期。6月底,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投资市场。外媒也纷纷发声,肯定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优等生。决定考试成绩的,不仅有实力,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我们要苦干实干,也要保持定力,信心满怀。

  每一次自然灾害,都是对我们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考验。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武汉等地开启全城“看海”模式,云南景宁一夜暴雨变泥城,安徽千年古镇被淹没……截至7月3日,全国有26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超过3000万,因灾死亡18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灾害面前,上下齐心,军民团结,抢险救灾的场景令人无比动容。同样重要的是,不断强化现代减灾理念,完善综合减灾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这场考试也将继续。

  每逢七月,毕业生都会成为热门话题。即将离开校园、融入社会的莘莘学子,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嘱托,“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无论现实如何纷扰喧嚣,都要坚守初心,不丢本色,才能在人生的考试中,一路凯歌。

  7月4日,天津市一中院一审宣判,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因犯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曾经位高权重,却严重触犯党纪国法,输掉了人生最重要的考试,教训何其惨痛!

  无论对个人、政党,还是对国家、民族而言,前行之路都是一场永不完结的考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才能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何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