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3期

社论

推进伟大工程 保障伟大事业

要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特稿

扎实推进全覆盖 深入开展回头看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学习体会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权就有责 用权受监督

专题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第十轮巡视将在哪些方面深化

从严从实深化政治巡视

正风肃纪向“旧习惯”宣战

将党管干部原则落到实处

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不打折扣

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

短评:把整改的落脚点放到加强党的领导上

学有所悟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重要一环

要善于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

追逃追赃也需“数字准、底数清、基础实”

用“追回来”的事实说话

用问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半月杂谈

进行中的考试

燕阁观察

严字当头,你我共知

清风时评

天使和魔鬼都在细节之中

忏悔录,深可利用的另类警醒

为腐败找借口无异于黑色幽默

破坏巡察不过是欲盖弥彰

别把车改当成不下乡的借口

锐评

一组

纪律建设

不忘初心的誓言

四位一线执纪的地市纪委书记谈

党员干部兼职应注意的纪律“红线”

我们是如何破解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匹配”难题的

“四风”监督哨

自恃“懂纪”耍手段 仨月两次挨处分

问题“一箩筐” “四风”不能放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诚与信”小议

养一点儿静气

吕坤诫儿:应知耻 善择交

历史回放

罗荣桓家风:不要搞特殊

 
从严从实深化政治巡视
——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情况盘点
本刊记者 赵振宇
首页
1

  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中央机关“灯下黑”现象明显、被巡视过的省份整改不力……日前,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情况陆续公布,表述措辞严厉,问题直刺要害,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此轮巡视于今年2月至4月开展,是十八大以来首次对中央部门的集中巡视,也是首次开展“回头看”。各巡视组肩负中央权威和信任,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对被巡视单位和地区进行认真“体检”、全面“扫描”,点亮党内监督“无影灯”,发现了一批突出问题。

  更加突出政治巡视发现——

  “党的领导弱化”普遍存在,“四个意识”有待加强

  继中央第八轮巡视首次明确提出“政治巡视”定位后,本轮巡视更加突出这一特色。各巡视组牢牢把握“三个根本”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镜子,以“四个意识”为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发现被巡视单位在向中央看齐上普遍存在差距,集中表现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按照政治巡视要求,首先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是否真正体现党对这个地方和领域的坚强领导。从反馈情况看,这方面普遍存在问题——32家中央部门单位中,29家被明确指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如中央宣传部就被指出“落实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决策部署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对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够深入,贯彻文艺“二为”方向成效不够明显等。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则被指出“结合实际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够深入”。此外,安徽省委也被指出“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主要表现为党政机关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依然突出。

  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的一个共性表现,是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发展力度不够。反馈中至少提及17家中央部门单位存在这类问题,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不够有力,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存在差距”;国务院国资委“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度较缓,改革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具有全国性、革命性服务‘三农’的科研项目研发不足”等。中央部门单位直接参与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些单位如果不能切实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就会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浮在半空”,直接影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党的建设缺失,是政治巡视紧盯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从反馈情况来看,至少有17家单位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问题。其中,5家单位基层党组织长时间不换届,12家单位党员党费交纳不规范,7家单位组织生活不严格、不规范,8家单位党员身份意识不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淡薄。全国老龄办直属机关纪委没有编制和职数,没有正式工作人员;国家粮食局有的部门党支部对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不学习、不传达;国家外专局个别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等,都是典型的表现。一些单位的问题甚至难以想象,例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个别企业下属单位竟然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之涣散、意识之淡薄可见一斑,加强党的建设任务艰巨。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是每家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的共性问题。特别是监督责任履行不力,出现在28家被巡视单位的“问题清单”上。“长期不办案”“对一把手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执纪问责偏松偏软”等问题表述多次出现。对此,各中央巡视组要求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切实扛起责任,用好“四种形态”,坚决把纪律挺起来、严起来。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被巡视单位党组织从严管党治党,本轮巡视反馈还特别安排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集中参加反馈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的整改工作提出要求。黄树贤、陈希、杨晓超、姜信治、黎晓宏等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参加了16家部门单位和4个省的反馈会议,充分体现出中央巡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彰显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首次集中巡视中央部门发现——

  个性化问题特征明显,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按照中央的部署,本轮巡视重点推进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巡视全覆盖。各巡视组不仅从政治高度深挖共性问题,同时结合行业领域、文化历史等特点,查找出一批个性化问题。

  农业部行政审批领域“红顶中介”问题突出,质检总局一些基层执法人员“以检谋私”,全国老龄办不少单位“‘卖牌’收费”,海关总署少数单位“贴着海关发财”现象比较突出……在巡视反馈中,一系列“硬词”凸显出中央部门权力寻租的顽疾,对“跑部钱进”“审批腐败”“靠啥吃啥”等以权谋私问题进行了“精准点穴”,再次印证了“中央机关绝非净土”的论断,消除“灯下黑”任重道远。

  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基础上,各中央巡视组还着眼遏制、治本,及时指出被巡视单位的廉政风险和制度漏洞,帮助其未雨绸缪。国家发改委被指出“审批过多过细,自由裁量权较大,部分干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被指出“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稽查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国防科工局审批权力集中,项目运行相对封闭,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巡视组建议有关单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自由裁量权,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规选人用人问题,一直是巡视工作紧盯的重点,本轮巡视发现此类问题仍普遍存在。32家单位中,31家被明确指出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变种、隐身趋势值得关注。司法部部分因公出国(境)团组用“阴阳批件”延期改道;国家烟草专卖局公款吃喝玩乐由明转暗等,皆属此类。选人用人问题方面,32家单位更是悉数“上榜”,其中8家单位存在“带病提拔”问题,14家单位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执行不严格,10家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违规兼职问题。作为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中央国家机关应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作出榜样,但这些问题暴露出相关单位的党组织主体责任履行不力,致使少数党员干部身处“九级风浪”依然顶风违纪,不仅没有当好表率,甚至成为反面教材。

  这轮巡视反馈的中央部门单位,业务工作不仅涉及国计,也有不少涉及民生。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巡视组也敏锐地察觉和捕捉。国家邮政局对邮件快件丢失损毁及索赔难等问题解决不力;卫生计生委行业监管不得力,“红包”现象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禁而不绝;民政部有些惠民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及时不得力……对于这些问题,中央巡视组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行业监管,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让巡视整改成效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首次中央巡视“回头看”发现——

  整改不力成为通病,个别问题边改边犯

  作为十八大以来巡视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本轮巡视安排2个巡视组对已经巡视过的4省开展了巡视“回头看”。

  巡视组进驻以来,除湖南外,辽宁、山东、安徽均已有省部级干部落马。特别是辽宁,先后有省委原书记王珉、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和省政法委原书记苏宏章落马。另据不完全统计,4省还有20余名厅级干部被查,“回头看”的威力可见一斑。

  “回马枪”究竟刺向何方?按照中央要求,首要瞄准的就是上一轮巡视的整改落实情况。通过这轮“回头看”发现,上一轮巡视结束后,4省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中央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安徽省在2013年中央第二轮巡视中被发现存在干部超职数配备问题。巡视组反馈之后,省委提出4项措施进行整改,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用2到3年时间基本完成消化任务,未消化前不得新配备干部。如今,2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次巡视“回头看”却发现,全省消化超配干部问题进度滞后,甚至“边改边超”。

  类似情况在其他3个省同样存在:湖南省领导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办企业等问题没有整改到位,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治;辽宁省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窝案”“串案”多发;山东省公款旅游、违规购买公车、滥发津补贴等问题时有发生且花样翻新……

  巡而不改,不如不巡。如果被巡视单位的整改工作有头无尾或者流于形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削弱巡视工作的震慑力,损害党内监督的严肃性。因此,这轮巡视“回头看”盯住整改不放松,对于整改不力的问题,用更加“疾言厉色”的词汇严肃指出,让被巡视地方党委深刻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倒逼他们切实扛起责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决把整改进行到底。

  在发现整改不力问题的同时,2个中央巡视组着力对上轮巡视没有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问题“再了解”。一方面,巡视组按照政治巡视的要求,对4省开展“政治体检”,发现4省均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山东省一些关键岗位干部调整过于频繁和集中,辽宁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等问题,上一轮并没有突出强调,本轮着重指出。另一方面,在巡视组的深挖细查之下,一些新的问题和廉政风险点被及时指出。湖南省传媒系统等领域廉政风险大,基层“雁过拔毛”腐败多发;山东省小官贪腐问题突出等,都值得高度关注。

  通过这轮巡视“回头看”,中央加强党内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尽显无遗,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传递到了地方。辽宁6天之内连开两次省委常委会议,开列问题清单,开展强力专项整治;安徽向全省174家党委(党组)一对一下达了整改任务书;山东明确提出对整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整改不到位决不罢休;湖南要求结合“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省市县领导班子换届。有网友评论称,巡视“回马枪”不但让问题见底,还让“回头看”省份整改意识提高,更让巡视效果升级,这样的“回马枪”还得多“杀”几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