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强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党治党建设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关键举措,既承载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又蕴含着管党治党的科学规律。2024年4月至7月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党纪为主题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性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助于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内涵统一、目标一致,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的科学凝练,也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内涵的辩证统一。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行为取向和特征的直接反映,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就是在党的作风上开展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具体包含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制定和完善纪律、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遵循党的明确要求、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落实党的使命任务,凭借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等作用为党的其他建设提供保障。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均以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为主体,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纪律建设核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先进纯洁,二者辩证统一。我们党高度重视抓纪律、抓作风,归根到底是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不变,始终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践的内在呼应。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实践特征,两者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实践中内在呼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后,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又先后两次修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对推进作风建设作出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党中央还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纪律建设方面,健全完善党规党纪制度体系,进一步突出党章在党的纪律中的最高位阶地位,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制度。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党的纪律概括为六项纪律,并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紧密结合新时代使命任务不断丰富纪律建设内涵。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方法路径和治理成效上形成深度呼应,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有机整体。
目标的协同一致。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各自承担独特功能,又通过目标耦合、结构互构、功能互补形成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系统性思维与整体性方法论。在党的自我革命视阈下,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协同发力,共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正风肃纪、固本培元,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意义和内生作用的关键环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纪律建设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既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又为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氛围。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侧重点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实践价值,两者统一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中,共同作用于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作风建设注重固本培元,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因此,抓作风建设必须从锤炼党性入手,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修好党性教育这个“心学”,推动全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既要治理“四风”问题,又要树立新风正气,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纪律建设注重刚性约束,以严明纪律强保障。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突出严的基调深化党的纪律建设,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加强纪律建设,就是要通过完善的纪律规定、严格的纪律执行,营造浓厚而强烈的他律环境和氛围,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在潜移默化中将他律转化为自律,促使党员干部习惯成自然、形成纪律自觉。
正风必须肃纪,纪严才能风清,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优良的党风是对纪律的维护加固,通过不断锤炼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使党员从内心深处认同纪律、自觉遵守纪律;严明的党纪规范作风言行,是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的有力保障,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作风建设就难以持久地进行下去。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能够有效以优良作风筑牢纪律、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
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协同推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协同推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以严明纪律、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六条经验之一提出来,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他还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协同推进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就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问题,也要建立和执行科学的制度体系。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常态化长效化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廉洁文化教育,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加大制度执行力度,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查处问题同完善制度机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及时堵塞制度漏洞,以制度之治促进常治长效。
坚持“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相联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正上梁,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在这方面,没有局外人,任何人都不能当旁观者。”“注重破立并举,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是党的纪律和作风的风向标。严肃党的纪律、纠正不正之风,关键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协同推进,应坚持以上率下改进作风、强化纪律。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时刻防范隐形变异新动向,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履职。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相关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查处、严肃问责。另一方面,通过领导干部自身引领带动“绝大多数”,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形成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良好局面。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协同推进,必须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方向,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构建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纪律问题、作风问题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不同、形态各异,要勇于直面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要树立整体思维、强化系统观念,不断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常态化、长效化,让风腐问题无处遁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自我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1945年,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给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第一个答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作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中的一条。党的自我监督是自我革命的重要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人民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立场观点方法,更加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协同推进,要不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有效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深圳市南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圳市南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