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09期

社论

作风建设重在固本培元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李希在湖南调研时强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时代  新指南

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论述

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政治监督

忠诚履职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以同查同治破解风腐交织难题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

把整治的“点”落到群众心坎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

将“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

“抓一件成一件”让群众可感可及

滚动式整治守护“食有所安”

以实绩实效和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工作

兰台论策

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之三——以严明纪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把严管厚爱理念体现在监督执纪执法每一个环节

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之后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

纪检监察学

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的实践价值及其协同推进

书记说纪

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聚焦“关键少数”强化纪律教育

握紧“戒尺”量准“刻度”

善用“显微镜”及时“治未病”

一得之见

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的启示

大力整治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腐败问题

把以案促改促治做深做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安徽宣城   托举起老人的幸福晚年

守护困难老人“听得见的权益”

“巡”回的高龄津贴

全面从严治党 · 县乡行   一份小台账催生供水价格大起底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把握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问题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的违纪行为

图说纪事

“村超”何以“超能”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走进展览

安源山下清风起——追寻安源工运时期的反腐倡廉足迹

红色工运的延安记忆——寻访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旧址

明德风苑

曾成钢  守持匠心铸造中国精神

评论

从“板凳座谈会”学习群众工作好方法


一份小台账催生供水价格大起底 

宋媛媛

1

  2024年8月,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根据工作要求对县水利局开展“驻点监督”,但在查阅一份农村供水保障入户检查台账时,却发现3条相当扎眼的记录,上面显示入户实际水价为“3元/立方米”。

  但早在2021年8月,夏津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县水利局就已明确,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到户水价暂定为2.6元/立方米。这意味着,至少有3个村庄的水价超过2.6元/立方米的规定标准。

  四角钱不多,但四角钱不应该涨上去。

  本着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的监督态度,组长刘文红计划以台账记录中的3个村庄为圆心,圈定周边相邻村庄开展初步摸底核查。但作为综合派驻组,监督单位多、内容广,在政治监督和审查调查并重的工作状态下,人员力量不足是现实困境。刘文红清楚,派驻单独作战的模式已经“不赶趟”了。

  人员有限,那就整合工作力量,财金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供水保障的重要责任主体,而水利局作为监管部门,同样责无旁贷。因此,派驻组迅速转变思路,由派驻组与其他两方均派出工作人员联合组队,每组三人、共计三队,顺利开展入户走访核查,派驻组亲切称之为“三个三摸排法”。

  初步走访发现,共计14个村庄存在水价超标准的情况,面对这一异常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派驻组研判后便将其作为问题线索整合上报。内部协作机制随即启动,第二纪检监察室与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启动“室组联动”,监督工作持续开展。

  “首先要考虑水价超标准的问题涉及的面是否更广,要从自来水管理员们开始入手调查。”二室主任杨丙洁知道,自来水管理员不仅负责记录水表读数,检查和维护供水设备,在针对水价超标准的监督问题上,他们同样是关键。在与几名村支书和自来水管理员了解情况后,再次发现水价超标准的情况,这让杨丙洁意识到,排查有必要扩展到全县范围。

  为了充分发挥上下贯通、资源整合的监督优势,二室的实践答案是纪检监察室与乡镇纪委开启“室地联动”。

  2024年11月,二室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乡镇分管“农林水”的负责人和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每名参会人员面前都有一份详细的排查表格:村名、总户数、水表数量、水管员信息、收费标准等一一列明,历年来自来水收费标准变动情况更是被要求重点关注。村村上报,数据汇总,反馈显示2019年以来,用水定价超标准的村庄共计29个。

  但监督不能止步于表面数据,还要有进一步的校核。“校”的是各乡镇汇总数据与村级上报原始数据是否准确对应,“核”的是村级上报数据是否为真实数据,为的就是确保数据准确真实有效。

  “有一个村上报数据的备注中有说明2022年和2023年超标准定价的情况,我们在整合数据的时候遗漏了。”乡镇工作人员表示,“纪检监察室的工作确实细致。”调查核实发现,这一村庄曾经连续数年收取水价“3元/立方米”,并将超出部分挪作村集体收入,从抬高水价上“搞创收”。

  监督落到细处,“瞒报”就无可遁形。“针对村里上报的入户水价,我们对村民进行随机电话询问,基本上一个村就要打六七个电话。”杨丙洁介绍,核实发现水价超标准的村庄增加至33个。

  在调查中,自来水管理员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水损”,也就是因为自来水管网破损导致水表读数不准确等问题,因而出现水价不一致。但“水损”真的是“免责条款”吗?

  2019年县域统一改造自来水管网后,“水损”已得到明显改善且定价中也已考虑“水损”。2022年5月起,为落实管护责任,乡镇政府、村委会、自来水管理员与县财金水务公司共同签订《夏津县农村水管员村内自来水管理协议书》,明确自来水管理员负责按2.6元/立方米的标准收取水费,其中已经包含了工作补助及村内漏损与管网维修费用。

  显然,“高水价”背后有着其他方面的原因。

  在统一改造自来水管网前,村内的水网设施很多是自来水管理员个人出资建设。在改造过程中,部分人员不同意将自建水网折价售卖,甚至出现阻碍施工现象,导致本村没能进行水网改造或者同时保有两套水网设施。个别人员就在水价上“动了心思”,将多收取的水费据为己有或挪作他用。

  但高水价背后既有利益驱动,也有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的深层症结。县发展和改革局与水利局未能有效履行水价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市场监管局也未能对价格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和进行处罚,而村民自身对标准水价并不了解,这导致入户实际水价成了“没人提”的监管盲区。

  “我们坚持从‘小切口’入手,把解决农村供水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广泛摸排高水价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经退赔超标准收取的水费86837.5元,立案 2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份,全县水价已恢复正常。

  提升监督效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图为夏津县庄户剧团演唱当地民歌。 田宝勇/摄

  三次联动监督带来的启示

  从“驻点监督”中的一份台账开始,到供水保障各方工作力量的有机融合,三次联动反映出的是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攥指成拳凝聚合力,是监督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

  当在驻点监督中发现部分村庄存在水价高于规定标准的问题时,派驻组及时联动供水单位与监管部门一同开展调查,将派驻“探头”向末端延伸,让小线索变成了大整治的起点。

  当开展普遍排查时,面对人员少、力量薄弱的困境,派驻组与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第一时间启动“室组联动”“室地联动”,发挥上下贯通、资源整合的监督优势,摸清了自来水收费标准变动情况。

  当33个村庄水价超标问题浮出水面,深层的问题也摆在面前——监管缺位,责任不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必须同向发力。因此在联动监管部门共同调查的同时,县纪委监委也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对水价问题予以重视,推动各责任主体知责、担责、履责。同时,派驻组紧盯民生领域开展驻点监督,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的优势,深入监督驻在部门,压实监管责任。

  从发现问题到破解难题,再到压实责任,随着“室组地”紧密衔接的联动监督机制运行起来,监督触角延伸,监督力量整合,监督实效显现,群众也从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夏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文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