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湖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直击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靶向施治,让群众可感可及。
转理念,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
“没想到这笔钱这么快就退回了,今年真的不一样了。”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落步埫村村民李某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上举报不到1个月,“迟迟未退”的测绘费便回到了自己的口袋。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收取测绘费应退未退”问题,今年2月,点军区纪委监委开展点题整治,目前已对相关公职人员立案审查,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将违规收取的测绘费用全额退还给84户村民。
类似场景,在湖北各地并不鲜见。从“替群众解题”到“请群众出题”,湖北省纪委监委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经历了理念上的转变与深化。
“过去是‘政府配餐’,群众真正想吃什么,我们未必清楚。”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一名参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的同志坦言,“我们认为的不一定是群众需要的。”2018年至2021年,湖北省以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为重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脱贫政策落实问题,但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基层治理的重心逐渐转向更广泛的民生需求。为回应群众关切,2022年起,湖北省纪委监委探索开展群众点题工作,通过依托12388热线举报平台、向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省直部门发函征集、组织各市州纪委监委摸排等方式,梳理出涉及营商环境、住建、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9类民生领域共性问题,采取全省“一盘棋”模式,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
这种点题方式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短板:东部群众最关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监管不到位问题,而西部群众则聚焦农村道路硬化滞后问题;城市居民抱怨违规补课乱收费,农村老人却为养老补贴发放不及时发愁。“省里定的‘标准动作’未必适合每个地方,有些问题点得不准、针对性不强,群众感受就不明显。”浠水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飞雄回忆。
只有真正将问题反映权交给群众,才能实事求是地捕捉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意愿。2024年以来,湖北省纪委监委坚持“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紧紧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群众点题机制,构建“省级统筹定方向、市州联动选切口、县区自主挖症结”的三级点题体系,组织各地因地制宜、自主点题,切实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出来。
换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经调研发现,武穴市仅1家大型和10余家小型医美机构,属小众类问题,建议你们调整为问题更为突出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整治项目。”2024年初,全省开展重点整治项目申报工作时,省纪委监委对黄冈武穴市申报的医美服务行业乱象整治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督促其结合实际重新申报选题。
全省各地的问题各有不同,每个问题在各地的具体表现也不一样。为使点题点到根子上,2024年,省纪委监委采取“群众点题、省级建库、市县申报”的选题模式,在梳理收集到的839个群众反映重点问题基础上,按照涉及领域、项目类别、问题表现分类整合,确定31个问题整治项目、121个重点整治问题,构建省级点题项目库。各市、县纪委监委按照“小而精”原则,因地制宜从项目库中选择具体项目上报,市级可自选2-3个重点,县级再从中细化1-2个重点,最终确定190个重点整治项目。
针对省级项目库中“义务教育违规收费问题”,十堰市纪委监委在走访中发现,家长普遍对“引导学生在指定地点购买教辅材料”“以春(秋)游、夏令营等名义违规收费”等问题十分烦心,遂将相关问题新增入点题项目库。针对项目库中的“物业管理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潜江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延伸查找,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管理部门推诿扯皮、不落实责任”纳入点题重点。
“就像中医针灸,找准穴位才能见效。”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防止群众点题“一窝蜂”、上下一般粗,避免敷衍应付、避重就轻,省纪委监委结合摸底情况,对各地申报项目逐一审核把关,2024年共审核提出32个具体意见,督促点得不准的2个市、12个县(市、区)结合实际重新申报。
今年2月以来,湖北省纪委监委启动新一轮群众点题工作,指导各县级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主战场作用,按照“群众反映集中突出、整改成效可感可及、与全国和省级专项整治项目不重复”的原则,紧盯本地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选准点题项目,持续推动群众点题向基层延伸,确保点题更精准落地。截至2月24日,全省各县级纪委监委共确定103个点题项目,涉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公租房管理、征地拆迁等具体问题。
“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我们在不增加点题项目、又有利于解决本地深层次问题的前提下,采取‘纵向深挖+横向拓展’模式,推动群众点题更深一步、更实一层。”襄阳市樊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樊城区纪委监委在常态化做好涉农镇(街)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围绕群众反映较多的“城市社区资产不公开、不透明”“资产出租不规范、效益不高”等问题,开展系统整治。截至2025年3月底,共排查问题线索40余条,立案7人,收回社区集体“三资”1237.1万元。
湖北省潜江市纪委监委围绕“潜江虾稻”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开展专项监督,图为虾农正在捕捞小龙虾。 关洪磊/摄
看实效,从“群众点题”到“群众满意”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是第一标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将群众认不认可作为检验点题成效的标尺,构建起“过程群众参与、结果群众评价、成效群众共享”的闭环。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无事酒”问题加重群众负担、败坏社会风气,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恩施州纪委监委将“无事酒”问题作为点题整治重点,组织对农村滥办酒席、借酒敛财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统筹各县(市)委文明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单位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教育引导,全州4000多名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签订“无事酒”承诺书,截至目前,群众主动取消“无事酒”288场次。“现在人情负担轻了,村里的风气都不一样了。”该州来凤县三胡乡金龙沟村村民李先成笑着说道。
坚持点题整治由群众参与、结果由群众评价,湖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定期邀请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基层群众参与整治监督和成效评价,对评价不高、感受不深的,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整改提升。2024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达98.8%,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
“之前我母亲骨折住院花了8000多元,幸亏有意外保险理赔,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宜都市市民张女士表示。据悉,宜都市纪委监委听取群众呼声,将高龄老人意外伤害补贴政策落实不力问题纳入群众点题整治项目,督促民政、医保等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保障对象、保险期限及理赔程序,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群众知晓率。去年以来,全市累计为98名高龄老人赔付意外保险28.02万元。
群众点题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融入治理基因。2025年,湖北省纪委监委坚持推动群众点题机制常态化,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信访投诉办理过程管控,对逾期未办结的加强督办;对实名来信来访和投诉举报,实行全覆盖回访,听取办理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重点督办,通过将群众反映问题建立台账,一个一个跟踪解决,从源头上解决群众诉求,将“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