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09期

社论

作风建设重在固本培元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李希在湖南调研时强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时代  新指南

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论述

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政治监督

忠诚履职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以同查同治破解风腐交织难题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

把整治的“点”落到群众心坎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

将“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

“抓一件成一件”让群众可感可及

滚动式整治守护“食有所安”

以实绩实效和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工作

兰台论策

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之三——以严明纪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把严管厚爱理念体现在监督执纪执法每一个环节

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之后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

纪检监察学

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的实践价值及其协同推进

书记说纪

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聚焦“关键少数”强化纪律教育

握紧“戒尺”量准“刻度”

善用“显微镜”及时“治未病”

一得之见

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的启示

大力整治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腐败问题

把以案促改促治做深做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安徽宣城   托举起老人的幸福晚年

守护困难老人“听得见的权益”

“巡”回的高龄津贴

全面从严治党 · 县乡行   一份小台账催生供水价格大起底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把握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问题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的违纪行为

图说纪事

“村超”何以“超能”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走进展览

安源山下清风起——追寻安源工运时期的反腐倡廉足迹

红色工运的延安记忆——寻访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旧址

明德风苑

曾成钢  守持匠心铸造中国精神

评论

从“板凳座谈会”学习群众工作好方法


山东青岛 

滚动式整治守护“食有所安” 

刘强  刘雪梅  王翔宇

1

  “这是‘食有所安’版块。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大力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隐患,让老百姓‘饮’得安心、‘食’得放心……”3月25日,“青岛市集中整治推动为民办实事成果展”在市民中心开展。展览对2024年以来点题整治工作进行回顾,同时常态化征集群众急难愁盼,纳入新一年群众点题整治项目库,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青岛自2022年建立起“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工作机制后,“食有所安”连续几年都是“必答题”。群众持续围绕“食”的诉求进行点题,纪检监察机关也持续严卡“安”的标准开展整治,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点题整治刚开始的2022年,青岛市纪委监委在对近年来信访举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以及日常监督、案件查办中群众反映强烈、反复出现和整治效果不明显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研判后,最终确定了中小学校配餐(食堂)管理等7项年度重点整治任务。

  “食品安全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生群体更是重中之重,再加上食品安全链条长、涉及广、流程多、监管难,导致中小学校配餐(食堂)管理的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青岛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刘文杰介绍。群众点题后,市纪委监委迅速打出监督执纪“组合拳”,跟进监督、精准问责,督促部门“答题”,全年开展中小学校配餐(食堂)管理问题监督检查10余次,发现制度执行不严格等7方面295个问题,现场反馈、督促整改,批评教育和处理29人次。与此同时,推动全市学校食堂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覆盖率100%。

  感受到点题整治的成效,群众把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期许持续汇聚在食品安全领域。2023年2月,青岛市纪委监委发布群众点题征集令,通过线上选题和线下走访、专项征集和多渠道筛选等方式,邀请群众点题。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隐患、“三小”餐饮场所食品安全不达标、校园周边销售“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在群众诉求中占比超过70%,最终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第二年入围项目再次“上榜”。

  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青岛市纪委监委注重压实责任,通过调研督导、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督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整治方案、细化整治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优势,扎实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深化行业治理。同时,灵活运用嵌入式、体验式、驻点式等多种监督方法,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订餐平台销量、差评量前10名的餐饮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400家入网餐饮单位进行集中检查,对发现的144家单位的各类问题,全部责令限期整改。针对校园周边小店销售“三无”食品等问题,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动检查人员3258人次,检查食品摊点1480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单位1202家,对已发现的32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青岛市李沧区纪委监委聚焦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图为李村美食夜市吃客云集。 张鹰/摄

  “以前总担心外卖送餐过程不卫生,现在每次配送都有封签,吃得更放心了。”群众的好口碑是整治的落脚点。青岛市纪委监委在点题整治中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公布整治成果,同时开展好、利用好“你点我检”抽检活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食品安全领域整治,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这依然只是一个逗号。2024年初,青岛市纪委监委发布群众点题征集令,共收到6万多条意见建议,其中43.37%的群众对网络外卖食材不新鲜、食品过期变质、加工场所卫生脏乱差、缺斤短两、企业资质不达标等问题提出整治需求。

  食品安全第三年被点题,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强烈诉求和期盼,也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切感受到了食品安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和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青岛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靠前监管,着力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对全市24.7万户生产经营业户实施网格化监管全覆盖、农田到餐桌监管全链条、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处罚全过程,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总结梳理共性问题,建章立制40余个,持续巩固食品安全防线。

  “餐饮行业拼的是真实力,如果质量和服务跟不上,客户群马上就会消失。现在很透明,网络订餐平台上有客户评价,实体门店门口也张贴着二维码,好不好客人扫扫就知道。”在青岛“甜品界”颇有盛名的连锁企业——十三不靠,靠着球酥点心等甜品受到食客追捧和喜爱,创始人温孟杰直言自己是点题整治的受益者。

  温孟杰提到的二维码,是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置的“青岛市场监管放心码”,消费者可以自行扫描查看消费投诉、食品安全、行政处罚等方面的信息,是否选择在这家店就餐,消费者能“码”上知晓、心中有数。截至目前,青岛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动网络订餐平台“放心码”赋码2.7万余家,实体店“放心码”贴码1.8万家,消费者累计扫码22.9万次,餐饮服务单位全平台投诉举报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8.19%,有效加强对第三方平台和餐饮实体的约束力度和监管力度,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连续三年在食品安全领域滚动式开展点题整治,我们充分感受到群众点的题更有针对性、紧迫性、客观性,不仅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实践中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青岛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只要群众有诉求,就要锚定笃行,持续抓、深入抓,直到抓出实效长效、抓到群众满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