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09期

社论

作风建设重在固本培元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李希在湖南调研时强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时代  新指南

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论述

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政治监督

忠诚履职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以同查同治破解风腐交织难题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

把整治的“点”落到群众心坎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

将“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

“抓一件成一件”让群众可感可及

滚动式整治守护“食有所安”

以实绩实效和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工作

兰台论策

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之三——以严明纪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把严管厚爱理念体现在监督执纪执法每一个环节

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之后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

纪检监察学

党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的实践价值及其协同推进

书记说纪

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聚焦“关键少数”强化纪律教育

握紧“戒尺”量准“刻度”

善用“显微镜”及时“治未病”

一得之见

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的启示

大力整治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腐败问题

把以案促改促治做深做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安徽宣城   托举起老人的幸福晚年

守护困难老人“听得见的权益”

“巡”回的高龄津贴

全面从严治党 · 县乡行   一份小台账催生供水价格大起底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把握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问题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的违纪行为

图说纪事

“村超”何以“超能”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走进展览

安源山下清风起——追寻安源工运时期的反腐倡廉足迹

红色工运的延安记忆——寻访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旧址

明德风苑

曾成钢  守持匠心铸造中国精神

评论

从“板凳座谈会”学习群众工作好方法


安源山下清风起 

——追寻安源工运时期的反腐倡廉足迹 

黄洋

1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馆藏珍贵文物2000余件(套),档案资料7000余份。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 1921年到1930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广场,一栋红砖瓦房静立如磐,这便是“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步入展厅,迎面看到的是篆体书写的四个大字“党廉则威”,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廉政建设,并将其贯彻到全党的行动之中,保证了党的事业发展航船行稳致远。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展陈

  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来安源调查工人基本状况,同年12月,毛泽东与刚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立三等4人,专程从长沙到安源进行考察。毛泽东等人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回街头,最后挑中了设备最简陋、价格最便宜的“刘和盛”饭店食宿。他们白天到路矿各工作处考察,晚上便召集工友在饭店亲切交谈,了解工人的疾苦,很快确定安源为湖南党组织开展工运的重点地区。此后,毛泽东派李立三、刘少奇到安源工作,建立党、团支部,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并于1922年9月领导万余安源路矿工人举行了闻名全国的大罢工,经过5天持续斗争,迫使路矿当局签订了13条协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罢工胜利后,工人增加了工资,生活得到了改善,俱乐部部员由700余人增长到12000余人。

  随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和工人消费合作社等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不良习气也在俱乐部干部和工人党员中滋生。有的瞧不起工人,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有的认为俱乐部是衙门机关,开始摆起“官架子”;有的长期借用公款不还,甚至挪用公款等等。针对上述问题,一场反腐倡廉的斗争很快在安源展开。

  作风建设首先在俱乐部负责人中进行。展板上一篇《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的文章,承载着刘少奇同志虚怀若谷的胸襟、谦虚严谨的态度和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这篇写于1923年8月20日的文章,详细记载了在俱乐部干部会议上,总主任、副主任及各股股长之间开展的一场激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刘少奇同志首先开诚布公地自我剖析:“作事精神不好,过于审慎,平时对工友的交际和谈说,都表现一种不愿意的懒散态度。作事也不大整理。到后来对俱乐部事务不十分负责,以致引起工友的误会。”然后对在座的朱少连、余江涛、陆沉等干部一一开展批评,针对俱乐部下属教育股、互济股、文书股等工作进行了点评,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方向。这篇文章既是研究安源工运史的重要著述,也是党内早期开展自我革命的檄文。

  《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

  这一时期,工会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也都被坚决惩处。展板上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章,展现了俱乐部对不同人员的处理结果。针对消费合作社服物股经理陈梅生挪用公款千余元案件,给予撤销职务处分,“将陈梅生房屋用具封存。暂限半月缴欠款500元”。针对少数干部长期借用公款拖欠不还问题,责令如期归还,采取分月扣除生活津贴的办法予以解决。针对桥梁处少数部员因不合理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竟大闹俱乐部事件,作出开除部员资格的处理,并通报全体部员,教育广大部员要巩固团体,服从大局,遵规守纪,要明白“倘使有少数人为谋自己的利益而妨害大众,这是我们不能容许的。我们俱乐部唯一重要的是纪律”。

  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中,陈列着一件褪色严重的蓝色长袍,向人们诉说着革命前辈的艰苦朴素作风和廉洁风范。这是当时担任工人俱乐部总主任的刘少奇穿过的。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工作期间,虽然工作十分繁重,患有严重的肺病,却和其他干部一样都是每月领15元工资,坚决拒绝任何补助。他一贯勤俭节约,穿着朴素,外出办事时穿上这件蓝布长褂子,回来便脱掉,换上老农民式的大青布便服,扣子还是用布条做的。他的一顶旧帽子,旁边还有个洞;皮鞋也很旧,后跟底缺了半边。有时外出回来错过吃饭时间,他从不肯让食堂另外做菜,只用开水泡着冷饭打发辘辘饥肠。

  正因为这些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的努力,安源工运才能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诞生了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安源党员人数在中共四大前夕发展到198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近五分之一,中共安源地委一度成为全国最大、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

  走出展厅,正好遇到一批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在重温入党誓词。在阳光的照耀下,大家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为人民服务”5个字光彩夺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