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为更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本期邀请专家学者从历史、党史、敦风化俗等角度,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教化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许家星
历史上教化的基本方式
教化是儒家思想的根本。儒学既是教化的哲学,又是哲学的教化。儒学的教化以天道性命之学作为其形上基础,强调理性人文主义的精神,为人的存在寻求超越性的基础,通过德性的完成实现存在的真实。经由教化工夫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从而达到内在超越的自由之境。
身教重于言传。儒家的圣人是教化之师,也是道统的代表,儒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作为教化的典范。在儒者看来,圣贤的存在是开展教化的首要前提。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说“见贤思齐”。皆突出了君子、贤人的示范意义。《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清晰地阐发了教化者的意义。教化者先自我教化,光明其德,在明己德基础上,再推己及人,以教化革新百姓污染之德,以同归于至善之境视为教化的终极目标。
经教是传统儒学教化的基本方式。儒家经典具有崇高而神圣的意义,“经禀圣裁,垂型万世”,经过圣人之手而成,体现了圣人之道。读经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通经以明道。儒学教化依托六经展开,经典传习成为儒者教化的重要方式,它注重礼仪规范、文化知识和道德养成,尤重伦常教化。南宋朱熹建构的《四书》学成为儒家经典教化的首选。
与身教、经教相并行的,是直接扎根现实生活、发挥真正持久影响的礼乐教化,简称为礼教。孔子的六艺之教,首为礼乐。孔子视德礼为治国根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可以教化民众于无形,使之远离邪恶而安于道德。礼主要是别差等、明亲疏、定秩序,乐则与礼互补,以合同异为主。“乐者天地之和”,道出了乐所具调节情感,情以化成的意义。儒学通过适用于不同情境下的礼乐仪式,使得人成为礼乐的存在,礼乐也成为文明的标志。礼乐制度作用于百姓日常生活中,使得儒学思想于无形中而深入人心,发挥了化民于无形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强调要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文化的本质是观念形态,属于精神领域,其特殊作用和独特功能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从而塑造个人,引导社会。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孔新峰
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教化重在敦风化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激励我们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库。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有必要回顾华夏文明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廉洁二字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楚辞·招魂》有云:“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东汉王逸注曰:“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发挥廉洁文化教化的作用,就是增进干部“不想腐”的自觉,这是反腐败的基础工程与长效手段。
发挥廉洁文化教化功能的重要关切在于敦风化俗,培育良好人格。让社会接受廉洁之风熏陶,这是一个良善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将党内廉洁文化的清风正气扩散到人民群众中,是培育良好社会风俗的必要举措,也是廉洁文化教化的必要举措。反腐败治理若仅仅依靠制度、法治等强制性手段,往往力有不逮。中国传统注重培育政治人的良好自我修养,以及培养良好风俗、风气。“廉洁文化”背后的中华文化基因,乃是切实强化社会贤达人士的自我修养,以及培育廉洁的“政治风气”“社会风俗”。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究其实便是要培育廉洁的政治人格。政治人物离不开“德”“能”“智”三要素。三者之中,“德”最重要,主要是指“秉公去私贯彻法令”;“德”的形成,全靠修养;修养的着力点,恰在学习历代名臣嘉言懿行。
敦风化俗的关键在于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研究中国政治,应关注作为制度承载者的政治人,还应关注联结政治制度与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态,或曰政治风气。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家风、民风的综合反映。在“不敢腐”“不能腐”之外,建设廉洁文化,进而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能构成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注重源清流洁,由政治面拓宽到社会面,培育优良之社会风俗。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就是拥有强大的风俗敦化能力。培育廉洁的民风、家风,又能减少社会上的行贿、围猎之风,对党内廉洁文化建设有所增益。廉洁之流行,与其说基于条文制度,不如说基于文化教化、无形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由此可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党针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逐渐扩展成对全体中共党员的要求,最终扩展为对于全体国民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执政党领导之下的“更化”行动,力求在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实现同风共贯。政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政德理念传播的过程,本身也是执政党更新政治风气、敦风化俗的过程。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张晓飞
党史上的廉洁文化教育
回顾百年历史,党内廉洁文化建设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挥了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三个显著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1926年党中央发出通告指出,对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应该很坚决的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注重强化思想教育,向党员敲响“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警钟。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对于指导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党内廉洁文化引领下,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了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行为约束功能。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只有树牢廉洁从政意识,才能够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奉公教育,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生动局面。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主张,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防止和克服搞特权,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心民心,“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成为人民的共识。
环境净化功能。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弘扬清风正气,以培育深厚的廉洁文化土壤,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革命战争年代,《红色中华》等报刊就以“红板”专栏刊登奉公廉洁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事迹,以“反贪污浪费”专栏批评贪污、腐败和浪费等现象,营造清正廉洁的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清正廉洁的主流文化推动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新华社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掀起了全党全国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塑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更加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一方面,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固本培元、凝心聚魂”,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党校培训、集体学习、党日活动等各种措施,潜移默化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