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哈尔滨,秋高气爽。走进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双辉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车间,机声隆隆、叉车穿梭,工人们聚精会神操作机器,生产有条不紊,一派火热繁忙景象。
作为区内酒水类快消品重要配套服务商的双辉公司,其发展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该公司回收清洗基地项目开工之初,就遇到了“坎”。项目落地、办理规划许可证等难题压得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当时可愁坏了,因为土地调换、利民开发区移交新区托管等原因,公司的一些业务一直办理得不是很顺利。”该公司副总经理薛国军回想当时的情形说道。
转机来自一次走访调研。哈尔滨新区纪委监委到双辉公司调研时了解到新项目存在办理相关证照难等问题后,迅速启动专题会商机制。“规划、施工许可证是项目开工建设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尽快办理将影响企业建设工期和开工投产。能否创新思路合理合规解决企业难题,先办理相关证照,再研究解决路径,保证项目及时建成投产……”在新区纪委监委组织的专题会商会上,审批局、自然资源局、营商局等多部门就企业面临的各项问题进行会商。
在新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各职能部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审批局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在历史遗留问题梳理清楚后按照规定解决的方案,不到3天就完成相关流程。新区政府部门还建立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并联审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确保项目在开工前取得施工许可,按计划顺利开工投产。
双辉公司的故事折射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市经营主体多,办事需求量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尤为必要。良好政治生态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哈尔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定位,围绕兑现惠企助企承诺、优化政务服务等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推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现在各职能部门主动为其他部门打好‘提前量’、传好‘接力棒’,工作效率倍增,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建设运营。”薛国军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李沫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