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3年第18期

社论

让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长效化

要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
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把第二批主题教育科学谋划好精心组织好

李希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题教育总结会议暨委主题教育领导
小组第3次会议上强调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教育整顿

新时代  新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通过科学客观评估促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以良好政治生态保障振兴发展

深化政治生态建设 擦亮勤廉龙江底色

突出政治体检属性——督促种好政治生态建设“责任田”

严考实评立体画像——为政治生态建设成效精准“评卷”

以考促建以考促改——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环境之优助力“加速跑”

大考六年 感受之变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黑龙江 以扎实检视整治推动教育整顿见真章出实效

湖北 真学真查真改答好教育整顿政治考卷

重庆 抓好检视整治清除害群之马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 
一严到底抓好检视整治

鞍钢集团纪委、国家监委驻鞍钢监察专员办
以严实举措纯洁思想纯洁组织

图说纪事

相约亚运 共享精彩

廉洁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更好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

学术研究

深刻领悟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纪检监察学

标本兼治理念的内涵与发展

一得之见

为群众排忧解难须用心用情用力

紧密结合实际做深做实政治监督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正风深一度

耕地保护不容有失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答本刊记者问

“三资”清查再难也要做

撂荒地变身“聚宝盆”

严声嘹亮

信访逐年下降 线索何处去寻——
广元市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反腐败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抓监督要用好审查调查“富矿”

参会吹“前哨” 监督更有效

“三牛赛绩” 促干部主动担当

发挥片区派出优势形成监督合力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政务处分法中为公职人员澄清
的相关规定

如何认定处理违纪违法案件中的“特定关系人”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知行话题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

评论 

纪律不松绑 关爱不缺位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张明 宇文利 原宗丽

1

  日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本期邀请三位来自高校教学一线专家学者从概论导读、课程特点、教学实践等角度,谈学习体会。

  【概论导读】全面系统的权威教材

  《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完整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呈现。《概论》从总体上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理论体系,全书由导论、17个章节主体内容和结语构成。其中,导论集中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完整的科学体系、历史地位、“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等基础性内容。主体17章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板块:第一至五章从总体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科学阐释;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主要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论述;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主要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层面。结语主要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掌握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殷切希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全面反映。《概论》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其中诸多重大原创性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阐释。导论中专门增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相关内容,并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重大成果。第一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历史必然性的阐释,从更加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更加深远的历史谱系出发,特别是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中把握中国道路的来龙去脉,对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意义重大。第七章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精神,从原先“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将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内容单列出来,形成教材中现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内容,凸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阐释,系统消化吸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最新讲话精神,增加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等重大原创性理论判断,全面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图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明)

  【课程特点】党的思想理论传播教化的基本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体现国家事权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理论传播教化的基本载体。《概论》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集中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范本。

  教材集中展现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明理胜义,要言不烦。《概论》承担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地传递到书本、传输到课堂、传播到教学的任务,需要实现的是把这一伟大实践成果和思想理论结晶以教材、教学的方式转化为可教的产品。从现有状况看,该教材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既浓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充分展现了这一思想的内容要义和精神实质。在编排结构上,《概论》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切奋斗的总主题为开篇,以二十大最新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作引领,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按治国理政基本逻辑组织教材结构、编排教材内容,既可以让学生整体窥见新时代伟大思想理论的全貌,又能够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理论的精华要义。

  教材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两个结合”伟大结晶的思想优势和理论特色,于政理中见道理,在学理中寓哲理。《概论》的一大特色是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典、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又揭示该思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和实际运用。需要指出的是,教材对“两个结合”的阐述并没有停留在只言片语地引用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和思想精华,而是从形成逻辑和实践规律的角度把这一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揭示出来,通过把显而易见而又颇有距离感的政策话语进行理论归纳、概括、提炼和升华,全景式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文化魅力,既实现了政理向道理的过渡,也在讲述学理的过程中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引领。

  教材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魅力,重在进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引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并不在于死记硬背其中的条条框框,而在于参透和弄懂蕴藏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突出对新思想新理论所包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授。教材遵循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原则,结合新时代新青年在生活世界中的时代感知,把思想理论的时代感融化到学生的生命感悟中,拉近了时代思想与青年认知的距离,提升了他们对于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宇文利)

  【教学实践】切实做好铸魂育人的工作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当前加强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做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工作,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规范深化教学内容是课程质量提升的核心。《概论》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教学导向,注重贴近青年学生认知特征和接受习惯,为课程提供了权威指南。在教学中,首先要把准、吃透教材内容,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厘清和明确教学内容的范畴、教学重难点,讲准理论及其课程的科学体系。其次是要讲透科学理论,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把课程专题学习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起来,深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悟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专题内容设计中,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既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也密切联系学生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增强理论对现实的指导力、说明力和回应力。

  锤炼建强教师队伍是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担好“第一责任”,充分认识《概论》课程对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推进课程建设。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把课程教学与业务学习、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紧密结合,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课、辩课以及理论研讨等深入研究和解决《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教学技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示范者、研究阐释引领者、积极传播者和忠诚实践者。

  优化丰富教学方式是课程质量提升的保障。教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视野,坚持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推广对话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入脑、入心、入行。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加强《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各地的红色文化、地域特色等实践资源的紧密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衔接,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切实打通思政课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宗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