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讲绣花,秀才讲文章。”在机关工作,写不出好文章,肯定说不过去。尽管自己也常感“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但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工作局面,并及时记录所思所想,一直不揣浅陋,坚持练笔。我认为,好文章应做到“三好一气一贯通”,即:好标题、好框架、好故事,有文气,前后贯通,逻辑严密。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这充分说明了文章标题对于一篇好文章的重要性。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太过平庸的标题,往往会被人忽略,起不到传播效果。有一位资深编辑告诉我,他每天的稿库里有无数稿件,基本上只看标题就能决定一篇文章的“生死”。这“无情”的现实警示我们,标题是多么重要!但物极必反,万万不可钻入“标题党”的死胡同。
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周敦颐称“文以载道”,就是希望他一生丰富的思想与深厚的阅历,能借助精准传神的文字予以表述。一篇文章总要给人一点儿新的思想,读了才有用。然而,要呈现好思想,谋篇布局是关键。就像盖房子,四梁八柱决定了房子的骨架。“文无定法”“文似看山不喜平”,说明文章写法各异,但总体有规可循。就公文写作而言,框架一般由两个“W”、一个“H”组成,“Why”讲意义、谈认识,“What”讲内容,“How”谈做法、说怎么做。具体到每个标题下的论述,也大体要遵循这一逻辑,才能让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初学写作者,可以多储备一些好文章的框架,反复模仿,正如练习书法、绘画,必从临摹开始。
好文章必须有好故事,才能让文章丰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天生爱听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因此故事最能打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孟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清代学者彭端淑用四川一穷一富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生动扼要地论述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深刻道理,可见故事的魅力。
写文章的目的是希望传播自己的思想,让别人接受或认可。因此,文章不但要有思想、有案例,把道理讲明白,还要有文采、有气势,让人愿意读、读得下去。用典是增加文气的好办法。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动传神,说理透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常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俗话说:“文如其人。”我们都应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形成自己鲜明的文风和气势。史载,韩愈每次动笔前先读一遍司马迁的文章,为的是借一口气。毛主席讲:“文章须蓄势。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至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行文亦然。”梁衡先生说“毛文的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极有道理。
1958年9月,毛主席对北戴河会议各类文件有一段很长的批示,其中写道:“这次会议各类文件,以农村类文件为最好,每样事情交代清楚,前后次序有逻辑性,文字通顺,一般具有鲜明性和准确性……工业类文件要考下等了……准确性、鲜明性都看不见,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其原因,不大懂辩证逻辑,也不大懂形式逻辑,不大懂文法学,也不大懂修辞学。我疑心作者对工业还不甚内行,还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现出来。”每次读这个批示,都有惊悚怵惕、脊背冒汗的警醒。自己经手的文章,有没有逻辑不清、前后错位,“烧蜂窝煤上下不对火眼”的情况?有没有表达不准、说理不透,“含混不知所云”的情况?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力,不可不重视。梁衡先生说,“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而从一定程度上说,靠的是毛泽东的一支笔。他从不带枪,却须臾不可离笔,天天写字行文。”党的领袖给我们做出了示范,我们不管基础厚薄、能力高低,需要的就是每天勤学苦练、学思践悟,力争做到读书、干事、写作相统一、相促进,持续提升自我,以臻于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