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5月,遍地索玛花开,处处生机盎然。一场围绕强农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的清卡行动,正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如火如荼开展。在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动下,已迅速在全省铺开。
“‘一卡通’连着‘大民生’,但实际发放过程中却乱象丛生,不仅种类繁多、底数不清,侵占挪用、吃拿卡要等问题更是不时发生,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局,因此州委州政府决定开展清卡行动。”凉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力介绍,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已基本摸清了卡有哪些、钱有哪些,每户群众应该得到多少补贴,目前全州上下正对“一卡通”发放情况进行逐户摸查,深入了解“卡到没到户、到没到人,是怎么到的”,以精准监督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一个以“小”细节护航大战略的监督选择
抓住重点,才能撬动全局。这是过去几年凉山州管党治党的实践体会,也是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工作面临的难题。
2013年以来,凉山以“不杀牛”禁令为突破口,推动当地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还扭转了彝族地区杀牛待客的不良风气。相比之下,2015年以来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启动的专项行动,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我们下了很大力气,2016年以来先后查处了467人,把7个县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移送进司法机关,但总觉得工作不够踏实。”张力讲到,两年多来他们多次检查,每次都发现不少问题,诸如雁过拨毛、吃拿卡要等现象边查边犯、屡禁不止。
2017年底,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四川省纪委决定,持续深化扶贫领域“3+X”专项治理。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成了凉山纪检监察人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问题在现实中存在,答案就要从实践中找寻。
随着基层正风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凉山州发现,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大多与“一卡通”有关。州委副书记陈忠义介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以银行卡或存折形式发放,另一方面则因为凉山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农村没有什么集体收入,别有用心的基层干部为谋取私利只能在“一卡通”上做文章。此外,在巡察和审计移交的问题线索中,也表现出基层腐败聚集“一卡通”领域的特征。
发放扶贫资金的主管部门监管乏力,群众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是“一卡通”腐败问题高发频发的重要原因。2017年起,凉山州纪委发力构建大监督格局,但多次调研发现农牧、林业、民政等主管部门拨付扶贫资金后监管缺位,“一拨了之”的情况较为普遍。而本应告知到户、到人的强农惠农补贴信息,也因部分村组干部的“私心”,以及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居住分散等现实难以做到广而告之。
主管部门查不到,老百姓不知情不反映,以至于谁也说不清有多少资金真实发给了老百姓。如果现在都说不清真实情况,又怎能保证2020年“一个不落”地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是履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抓要抓实,落要落细。深入调研和广泛座谈后,凉山州委州政府于2018年4月20日出台“清卡方案”,锁定了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聚焦重点——从清理“一卡通”抓起!
一次寓治于惩的执纪执法实践
问题就是导向,行动就是命令。凉山各县市和相关职能部门闻风而动,层层召开了动员部署会。按照“清卡行动”方案安排,整个行动包括清理、整治、规范三个步骤,需要组织财政、民政、农牧、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州县乡村四级共同开展。清理阶段必须对“一卡通”的申报、统计、核查、发放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梳理,既要弄清“补贴有哪些”“卡有哪些”“卡在哪里”“密码谁来保管”等问题,也要把“卡怎样发”“钱怎样领”“未发放资金在哪里”“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等搞清楚。
“每个环节都存在廉洁风险,每一步都必须把细节考虑清楚。”凉山州审计局副局长伍皎辉介绍,审计发现,个别村组干部拿到“一卡通”后,会把卡绑到自己的微信号上,然后才发放给相关群众。伍皎辉讲到,“这样一来,虽然卡在老百姓手上,但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手机花老百姓的钱。”
据了解,州财政局牵头对2017年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后,截至5月底已梳理出各类资金26类46项,总额约53.53亿元。清理发现,农户手中的银行卡少则二三张,多的六七张,雷波县朱坝村阿候大哥家里的卡居然多达15张。很多农民群众对自己有哪些补贴、补贴多少,根本搞不清楚。
资金多,种类杂,多个部门参与管理,多家银行负责兑现。“烟囱林立”的管理方式,加上职能部门和乡村干部监管不严,给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提供了机会。美姑县合姑洛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吴加勇在发放惠农资金时,将制作加密文件的工作交给了一家打字复印店完成,而且不认真审核,电话认可他人在上报文件上代签名,导致复印店老板将个人银行卡录入加密文件,盗取了合姑洛乡惠民资金117万元。
问题突出存在,必须严厉整治。对于清卡行动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凉山州委明确要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集中时间通报一批,以高压态势形成有效震慑,实现惩与治的同向同步同进。截至6月初,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清理“一卡通”问题线索171条,立案查处52件50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通报曝光29人。其中,大量问题发生在前几年。清卡行动在有效遏增量的同时,也取得了清存量的明显效果。
与此同时,围绕怎样把卡管好发好,凉山州各县市和相关主管部门也在深入思考。纪检监察机关不仅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督查检查,还普遍召开座谈会,组织财政、民政、扶贫移民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同志分析问题根源,交流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清卡行动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表现,为座谈研究、完善制度提供了精准靶向。凉山州整治办有关同志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调研论证,拟从几家金融机构中比对选出一家,推动所有到户强农惠农资金通过一张卡兑现落实。
“清卡行动的远期目标包括四方面:一户一卡、卡随人走、收支清楚、安全便捷。”张力介绍,对纪检监察机关来说,一方面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前几天我和省纪委同志一起下去检查工作,发现一些村组干部得知清卡行动消息后,已经主动把卡退给了老百姓,说明震慑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州纪委监委党风室主任袁文云讲到。
一场把监督挺在前面的实践探索
清卡行动中,凉山州西昌市发现的问题线索相对较少。西昌市纪委副书记应平讲到,这主要是因为西昌市经济条件较好,与其他县市相比扶贫项目和资金少,也与平时注重监督分不开。
2015年起,西昌市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全市网格化管理。全市划分为14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至两名网格员开展全天候工作,把网格内居住、生活的党员纳入监管服务范围。在西昌市西城区街道办事处,记者看到每次网格员入户摸查扶贫信息后,都会立即将相关信息和图片上传到网格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这个系统,我们实现了对贫困群众的服务全覆盖。”西城街道办纪工委书记张丽娜讲到。
此次清卡行动中,凉山州各县市监督意识明显增强。在入户摸查时,普遍采取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如西昌市对各社区和农村实行交叉走访检查,会东县依托“党群连心”实践活动,组织43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和乡镇村组党员深入各村进行检查,有效解决了以往发卡和核查由同一批人实施的问题。此外,雷波县成立了扶贫资金监管中心,冕宁县组建了三级扶贫资金监管机构,布拖县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了监管实效。与此同时,各县市纪委都派出了检查组,随机选取农户入户走访,就惠农卡张数、享受补贴种类、是否自己保管等情况进行逐一核对。
“专项行动既是一次全覆盖的调查,也是一次无盲点的宣讲。我们在逐户摸查的同时,还要给老百姓讲清相关政策。”会东县地税局驻铁柳镇三村的“第一书记”陈大华谈到。扶贫政策之所以缩水走样,信息不对称是关键。清卡行动在村务公开方面下足了力气。州纪委监委向全州1118个村发放了彝汉双语《告村民书》海报,公布举报方式,要求张贴在村委会公示栏,鼓励群众监督。各县市立足实际,推动惠民政策公示入户,力求最佳效果。在条件较好的西昌市,不仅开发了手机APP,还依托有线电视探索推行阳光政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掌握“一卡通”发放情况。而在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等贫困地区,则在充分用好村务公开栏的同时,将相关内容录制成音频在“村村响”广播中广为宣传,努力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
谈到清卡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时,张力深有感触地讲到,“从前期工作情况看,各职能部门真正把自己的职责摆了进去,乡村两级贯彻落实扶贫政策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7年,凉山全州共有惠农补贴资金50多亿元,但因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不认真,导致“一卡通”信息不准,使得部分资金未兑现落实。结合清卡行动,凉山州纪委监委对所有贫困村的村主任进行了一次全覆盖的警示教育,各县市也加强了对“一卡通”政策要求的培训教育,让基层干部既感受到了震慑,又提升了能力,对基层政权的管理能力也是“举一反三”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来凉山考察脱贫攻坚时讲到,他对凉山充满厚望。我们将把清卡行动深入扎实地抓下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到户、精确到人,确保凉山户户都真正受益,人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
别让好政策“卡”在半路——扶贫“一卡通”中出现的腐败问题透视 / 赵振宇
67张补助存折是如何“消失”的——四川省雷波县溪洛米乡原乡长冯莹盈案件警示录 / 马直辰
短评:监管到位才能把好事办好 / 马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