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救时宰相”的明朝名臣于谦所处的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尤其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内有宦官干政,外有瓦剌侵掠。乱世之中,于谦负经世之才,身系黎民,忧国忘家;志存宗社,扶危定倾,成为国家柱石。当时世风日下,他却信守名节,冀求清白。青年时代的于谦,看到一处石灰窑后,即口占七绝一首:“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著名的《石灰吟》,也是他磊落一生的真实写照。
“两袖清风” 国之廉臣
于谦一生正直清廉,他曾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在24岁那年,于谦中进士,从此走上政治舞台,一直保持清廉自持,上不贿要,下不纳赂。他在江西、河南等地任职时,每次入京议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儿土特产去?于谦潇洒一笑,举起两只袖子说:“吾惟有清风而已。”为此,他还特意写诗以明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不送礼也不收礼。有一年寿辰,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同乡好友郑通的礼物,于谦同样不收,他写了四句话给郑通:“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据传,景泰帝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也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只好回去向景泰帝复命。
于谦不仅清廉自守,还对贪污腐败之风毫不留情地惩处。明朝的军队要轮流戍边,并实行屯田制度。而屯田制度从宣德时开始遭到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变公为私,并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于谦任山西巡抚时,不顾得罪王权显贵,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
为官35年,于谦始终生活素贫,日用节俭,衣无絮帛,食无兼味,“所居仅蔽风雨”,四壁萧然,常被“错认野人家”。他曾作诗形容他的床:“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可见其生活之清贫,亦可见其矢志不移的道德操守。他不仅自己为官清廉,坚决拒贿,在对待子女问题上也是秉公持正。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居功至伟,在石亨等人推荐下,景泰帝下诏要嘉奖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坚决推辞,并告诉景泰帝,对于军功,要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能让儿子来滥领功劳。
勤政恤民 国之良臣
自1426年任御史开始,于谦历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并巡抚江西、河南、山西等地,皆恪尽职守,为国为民。“土木之变”后,他更是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家都不回,日夜为国事操劳。景泰帝知道于谦尽忠尽责,凡事处以公心,所以,凡是于谦奏请的事,没有不批准的,任用一个人,也一定悄悄问过于谦后才任命。当时,上自皇帝,下至群臣,都倚重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每每遇事有不如意,他总是捶胸感叹说:“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
于谦的政治理念是重社稷,爱苍生。他以“功在朝廷,泽被生民”为人生旨归,一生夙夜在公,竭尽职守,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道出了一个士大夫的政治追求,更道出了他为民分忧、为民尽责的初心。他“守按江西,轻骑简从,遍历所部,延访父老,清理积案”,曾为被冤枉的几百名囚犯昭雪。
在巡抚河南、山西这两个多灾地区时,于谦“遍历诸州县,察时所急、事所宜兴革”。在山西,免除山陵役夫17000余人;在河南,他殚精竭虑,治理河患。据《明史》本传记载:“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同样是在河南,由于连岁灾荒,百姓生活艰难,于谦开仓济民,既让百姓有饭吃,又让百姓勤奋耕作,不致坐吃山空。当山东、陕西20余万难民涌入河南时,于谦慎重处理,妥善对待,他请发官仓积粟赈济,并请乡里的官员开展监察,又分给难民土地、耕牛、种子等,安置10万余户难民在当地落户,这些举措对于防止民变、促进河南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扶危定倾 国之柱臣
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正如明代诗人袁裘所论:“于公以一书生,砥砺狂澜,屹然不动,坐使社稷,危而复安”,彰显了他“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大义与家国情怀。
明英宗时期,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崛起,其势力所控,西迄阿尔泰山,东达鸭绿江边,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也先率骑大举南犯,明英宗年轻气盛,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不察敌情,毫无准备,率大军御驾亲征,师至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官军人等死伤者数十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此时,于谦作为留守京师的兵部侍郎,面临社稷兴亡、民族盛衰,显示出英雄本色。英宗被俘,国无主君,在议战守之策时,“群臣聚哭于朝”,人心惶惶。有人提议:“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于谦厉声斥责:“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他的话一针见血,以史为鉴,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于谦从国家大局出发,拥立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于谦则任兵部尚书,承担起京师防守的重任。他整顿军队,严明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军纪为之肃然,军威为之大振。明军激战数日,击退瓦剌,终于取得保卫京师的胜利。于谦也成为保住明王朝的功臣。
针对边患内乱积重,于谦整备军务,改革京营旧体制,创立团营之制,对后来的明朝兵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景泰元年(1450年)春夏间,明军又大败瓦剌军于万全,并加强了居庸、大同、宣府的防守,使大明统治得以延续,方有后来的弘治中兴、嘉靖中兴和万历中兴。
于谦忧国忘身,但性情刚直,颇遭众忌。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后,大将石亨等构陷于谦,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今天,在北京、杭州都设有于谦纪念祠堂,供后人凭吊景仰。
纵观于谦的一生,既有济世安邦之能,又具清廉公允之德,既为“能吏”,又是“清流”,其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完美人格和道德自律,亦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卜宪群点评
明王朝建立后,鉴于元政的腐败,朱元璋采取了“纲纪先礼”的措施。在他制定的诸多制度律令中,监察与重典反贪占据了重要地位。如御史台(后改为都察院)和六科的设立,《大明律》《宪纲》与《大诰》的制定。这些都为明初肃清吏治、稳定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君主专制下吏治的好坏、制度能否发挥出作用,始终要受到内部某些难以遏制因素的影响,宦官专权就是其中之一。英宗后,宦官王振擅权乱政,致使“土木之变”这样严重事件的发生。英宗复位后,未能吸取教训,又给曹吉祥、大将石亨等专权提供了便利。明初以来兴盛的局面,从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于谦政治生涯的主要阶段恰恰就处于英宗这个时期。在这个政局动荡、朝政黑暗的时期,于谦展现出杰出的政治才华和高尚的人格精神,令人感动与钦佩!但又不可避免地被腐朽势力所摧折,令人扼腕叹息!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