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市县巡察在探索中推进
特稿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治理基层腐败
释疑答问
关于《2016年1月1日前的超计划生育行为如何追究党纪责任问题》的回复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市县巡察在探索中推进
特稿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治理基层腐败
释疑答问
关于《2016年1月1日前的超计划生育行为如何追究党纪责任问题》的回复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2016年1月,山东省阳信县纪委在排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落实情况时,发现洋湖乡叶家村村民叶振堂的补助金发放可能存在问题。由于叶振堂常年在天津打工,县纪委的同志马上通过电话了解情况,获知他的危房改造补助金是由村支书叶振奎代领,一共是4000元,由于他以前欠叶振奎1000元钱,抵扣后叶振奎只给了他1000元,还有2000元没有收到。但是,当地补助资金的标准其实是14000元。
县纪委的同志随即找到村支书叶振奎了解情况。叶振奎提供了一张收条,内容为“收到金额为壹万贰仟元(12000)的补助款”,并有叶振堂的签字“叶”和手印。叶振奎解释说,叶振堂不识字,只会写“叶”,扣除叶振堂欠他的1000元和已经给他的1000元,补助金14000元已经全部给了叶振堂。
二人的陈述大相径庭。为弄清真相,县纪委的同志协调司法机关对收条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叶”字和手印确实是叶振堂的。而当县纪委的同志再次与叶振堂核实,叶振堂却改口自己记错了,叶振奎已经把14000元全部给他了,还让纪委不用再调查此事。
判断问题另有隐情,县纪委立刻兵分两组继续深入调查:一组去洋湖乡政府了解叶振奎的情况;二组继续给叶振堂做工作,争取让他说出实情。
很快,一组调查有了新发现——原来叶振奎还在党纪处分期内,他之前因为其他违纪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在叶振堂危房补助金发放中存在伪造证据嫌疑。二组调查也有了新突破——经反复做工作后,叶振堂陈述,县纪委的同志找叶振奎谈话后,叶振奎就私下找他,要他改口承认钱已领取,让纪委别再调查补助金的事,并向他保证归还12000元补助金。
真相至此大白,但仍有一个重要疑点:那张经鉴定为原件的收条,在纪委调查前就存在,叶振堂为什么要在上面签字、按手印?原来,叶振奎在交给叶振堂1000元补助金时,为避免日后出事,就利用叶振堂不识字但认识数字的情况,把写有数额为“壹万贰仟元(2000)”的收条,谎称为应还未还的2000元补助款欠条。等叶振堂签字按手印后,叶振奎再在数字“2000”前加了一个“1”,并自己留存。
2016年3月,因侵吞危房改造资金、伪造证据和对抗组织审查,符合加重处分情节,阳信县纪委给予叶振奎开除党籍处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真后悔啊!”在阳信县纪委谈话室里,叶振奎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着。同时,在隔壁谈话室里,“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以前太糊涂了!”拿到足额危房改造补助款的叶振堂满脸笑容地说。
案例点评
叶振奎被开除党籍,实为咎由自取。他身为村支书,骗取村民的危房改造补助款,辜负了村民对他的信任,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
这样的贪腐案件,对群众利益的损害最直接,群众感受最深切,社会影响最恶劣。骗补的违纪违法行为之所以能发生,还与当地补助款发放不规范有关。本应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的危房改造补助金,却由村支书代领,形成了截留侵吞的漏洞和风险。
看来,再小的权力失去监督,都有可能酿成腐败。必须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制约和监督,完善流程管理,规范各环节要求,让群众全程监督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