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1期

社论

推动党内监督向基层延伸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

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学有所悟

深刻把握党章和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在联系

尊崇党章是做合格党员的最基本要求

增强党的观念首在唤醒党章意识

维护党章关键在于责任担当

纪委要做党章的忠实执行者和坚定捍卫者

在学思践悟中形成合格党员觉悟

专题  市县巡察在探索中推进

市县巡察在探索中推进

河南:巡察让“蝇贪”无处藏身

湖南:在用好巡察成果上下功夫

安徽:巡视巡察联动显威力

甘肃武威:巡察助力精准扶贫

河北衡水:在规范中促巡察提档升级

江西新余:交叉巡察破解人情干扰

青岛市黄岛区: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村居

重庆渝北:对“蛛丝马迹”绝不放过

深化政治巡察 夯实执政基础

巡察工作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市县巡察怎样体现规范化

对村巡察应注意把握哪些要求

特稿

下好管党治党“先手棋”

半月杂谈

越公开,越有力

燕阁观察

当官发财两条道 规矩直指身边人

清风时评

忠诚与否,较真才知

正风反腐绝不会“缓缓手”

脱贫攻坚要打好反腐持久战

治住“卡要”须做好加减法

锐评

一组

纪律建设

党委书记要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书记

当领导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党的组织生活

当“老好人”就是对组织和同志不负责

干部就要干字当头

亲情面前,党员干部更要绷紧“纪律弦”

“多亏了纪委及时提醒”

“四风”监督哨

从1-4月通报数据看反“四风”工作态势

“惯例”不再惯了

不能因为风俗松了纪律

一张发票揭开公款旅游“隐身衣”

隐秘聚会破纪坏规 私款吃喝亦难辞咎

治理基层腐败

公权岂可徇私 低保焉能优亲

执迷不悟造伪证 加重处分丢党籍

释疑答问

关于《2016年1月1日前的超计划生育行为如何追究党纪责任问题》的回复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惟静是道”小议

从司马光不受私谒谈起

曹操“诸儿令”:择贤能 不徇私

“陟”与“降”:站得高,看得远

历史回放

谷文昌的清廉家风

 
河南:巡察让“蝇贪”无处藏身
本刊记者 沈叶
首页
1

  市县两级共巡察地方和基层党组织4758个,发现违反“六项纪律”方面问题18935个,移交涉及党员违纪违规问题线索15496件;依据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111人,组织处理121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10人。

  这是刚刚迎来“周年考”的河南巡察工作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省委部署 全省铺开——

  织就直达基层末梢的党内监督大网

  “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如何发现并有效解决不正之风和基层腐败等问题,是河南这个拥有1.07亿人口、21.1万个基层党组织、532.9万名党员的中原大省面临的重大课题。2014年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河南巡视和本省巡视发现的问题,90%以上来自于基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中,70%以上反映乡科级以下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而县以下直至乡村,恰恰是巡视监督的薄弱地带。

  怎么办?在漯河、濮阳等地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论证,2015年4月,河南省委下发《关于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的意见》及实施办法,明确市、县党委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规定省辖市巡察到县级、延伸到乡级,县级巡察到乡级、延伸到问题突出的村级。

  “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填补对县以下的巡视监督空白,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而且将实现纵向全链接,构建起完整的省市县三级巡视巡察监督体系,有利于形成上下联动新格局。”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尹晋华表示。

  市县巡察一开始就明确为制度性设计而非权宜之计,巡察机构和队伍不是临时摊子。河南省编制部门专门印发文件,对市县两级巡察机构的规格、职数、编制等提出明确指导意见。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安阳市一支由33人组成的“一办五组”(市委巡察办和市委第一至第五巡察组)巡察机构便组建完毕,其中28名工作人员从995名符合相关标准的报名者中公开选出。

  截至目前,河南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市)和147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巡察机构,全省已建立175个巡察办、611个巡察组、2908人的专职队伍。同时,各市县还积极从执纪执法机关和部门优选干部,加强巡察组长库和巡察专业人才库建设,作为巡察力量的必要补充和储备。

  按照先省辖市、后县(市、区)的顺序,河南省巡察工作稳妥起步,渐次推进,压茬进行,一张延伸到基层的党内监督大网在中原大地撒开。

  紧贴实际 破解难题——

  探索有效管用的方式方法

  通过核对行政审批事项,发现市质监局一些收费项目该免不免、标准该降不降,损害群众利益;通过走访群众,发现交通、城建、商务等部门利用职能搞垄断经营;通过实地勘察,发现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偷工减料、配套不完善,导致工程“中看不中用”,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通过深入了解,掌握舞阳县一名村干部挪用50万元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保证金的违法问题……

  主动作为,不等不靠,抓住细节,顺藤摸瓜,漯河市委巡察组综合运用查阅账目、明察暗访、入户调查等形式,让问题线索无处藏身。

  “通俗讲,巡察就是要‘挑刺儿’‘找事儿’,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打老虎拍苍蝇,当包公唱黑脸。”尹晋华对巡察工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根据巡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河南省提出,不同层级的巡察在工作任务上应有所侧重。如对县乡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侧重“四个着力”“两个责任”的监督;对基层党员干部,侧重解决“处事不公平、履职不廉洁、作风不民主、行为不守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中央提出“巡视是政治巡视”后,河南省巡察工作及时对标看齐,深化政治巡察定位。漯河市纪委常委、市委巡察办主任李新伟介绍,实践中,他们探索“四步法”开展政治巡察。第一步梳理巡察发现哪些问题;第二步研判问题的责任主体是谁;第三步用“六项纪律”的“钢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衡量定性,并归类分析;第四步站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这“三大问题”的高度去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准坐标定位。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巡察‘移植’巡视的理念、定位、思路和方式,但同时也要根据基层特点‘培植’优势。”河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巡视办主任张战伟说,省委巡视机构倡导各地在依纪依规的前提下,鼓励基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体现“标准化+差异性”。

  市县地域小、人情重,亲戚、朋友、同学,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破除关系网、说情风是摆在巡察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了严格要求巡察队伍、认真落实回避制度外,不少地方探索上下联动、板块轮动、外力驱动等方式。濮阳市选取住建、国土、环保、民政四个系统,市县两级系统联动巡察;漯河市改变巡察组长对一把手谈话、副组长对副职谈话的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巡察组科级干部也可以与一把手进行谈话;开封市探索开展市县(区)联动一体巡察,今年首轮巡察整建制选调县区巡察组整合组建为25个巡察小组,由市委5个巡察组统管领导,共同完成对3县6区的常规巡察和对34个乡镇办事处的专项巡察……

  对村巡察也是市县巡察工作的一个难点。基层普遍反映,村委会、居委会是村(居)民自治组织,有的村干部既不是党员,也不是行政监察对象,还有不少乡村宗族、宗派势力影响很大,把握不好就可能影响稳定。对此,河南省委托省辖市所属6个县,在18个乡村(社区)开展巡察试点,形成延伸巡察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若干意见,强调巡察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必须坚持“两盯三不三防”原则,即紧盯软弱涣散党组织、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放过,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姑息,对平稳健康的村一般不扰动,防止急躁冒进,防止形式主义,防止搞群众运动。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米剑峰介绍:“巡察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主要采取印证式、点穴式、调研式延伸巡察,防止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人人过关。”

  作为对村巡察的试点之一,临颍县在今年首轮巡察中进一步探索底层突破、倒查责任的方式,先选择两个问题较多、群众反映问题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了解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倒查乡镇。参与了两轮“以乡带村”巡察的临颍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宋学迪认为:“乡村不分家,乡、村两级是一个共同体,通过巡察乡,可以找到村里的毛病;通过巡察村,也可以向上追溯乡里的问题。”

  张瑞霞是开封市祥符区委第一巡察组的组长。2015年,按照市委巡察机构统一安排,她参与了对杞县裴村店乡的巡察。短短一个月时间,巡察组战果累累:乡民政所所长将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三人死亡信息未上报民政局,套取五保金用于经费开支;两个村的村主任利用职权在安全饮水项目中向群众乱摊派、乱收费;一个村的村支书在危房改造、低保申报中把关不严、弄虚作假;一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会计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棉花种植补贴…… 张瑞霞体会:“以乡带村延伸式巡察拓宽了发现问题的途径,避免乡村两张皮。”

  为更好摸到实情、查到真相,巡察干部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式,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开封市尉氏县第一巡察组组长董文琦告诉记者:“有时候暗访是必要手段,我们进村不让乡干部陪同,入户不与村干部见面,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在家的入户见人,在田里的进田见人,外出的等中午或晚上回来见人。”漯河市委巡察组联络员井凌冰说:“我们自己烧了几锅稀饭,在乡镇、村口贴了300来张‘巡察公告’”。濮阳市的巡察干部则制作简单易懂的“明白卡”,上面注明电话,向农村老人、留守妇女逐一发放,接受群众24小时举报……

  巡察一到 风气变了——

  以实打实的巡察成效取信于民

  “老乡,上级拨下来的扶贫物资化肥,你家收到了吧?”“收是收到了,但要交5块钱!”

  4月16日,临颍县第四巡察组的工作人员到陈庄乡后研岗村走访了解扶贫物资的发放情况时,一位村民“话里有话”。经向多位村民核实,巡察组发现,村支书在发放化肥过程中向每户收取5元卫生费,共亏空219袋化肥。

  “拿着国家的扶贫物资变卖,为群众办事吃拿卡要,这样的问题不能容忍,要给群众一个交代!”随即,巡察组将该问题移交临颍县纪委处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群众的一件件诉求、反映的一个个问题,不仅有回声,而且很快得到解决,彰显了巡察的利剑作用。不少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巡察一到,风气变了”。

  巡察牵一发动全身,在基层激活了上级监督、群众监督、自查自纠等多种监督要素。濮阳县红旗居委会支部书记王继发说:“在巡察组到来之前,我们村‘自我体检’。村里对65名低保户重新审查申报,打破‘年纪大的人吃低保’‘一户一保’等潜规则。”临颍县大郭镇闫庄村支部书记张顶奎告诉记者:“按照巡察组指出的问题,我们改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群众看我们不像以前一样带着怀疑的眼光,少了怨气,多了理解,我们开展工作也顺畅多了。”

  巡察也促进了制度机制建设。漯河市根据巡察发现的村(居)组织普遍存在村干部权力边界不清、用权任性、监督乏力、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等问题,以郾城区为试点,推进厘权、履权、监权的“阳光三权”体系建设;新乡市修订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公务用车、用人等方面的制度规定7项;驻马店市委巡察办针对巡察发现的中心城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建议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治理“双违”工作联动责任机制……

  “巡察工作在河南虽然开展刚刚一年,但已经形成有力震慑,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贪腐等突出问题,有效填补了基层党内监督短板,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政治生态。”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表示,“巡察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始终聚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震慑。”据河南省委巡视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南巡察将进一步在探索中规范,在坚持中深化,在巩固中提高,全力推动巡视巡察“一体化”,构建巡视巡察双剑合璧、上下联动格局,努力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