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3期

社论

让反腐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要闻

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习近平强调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

王岐山强调巡视顺党心合民意 要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贡献

 

要文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扎实做好分类专项巡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紧扣纪律建设深化巡视工作

 

特别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掠影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强化执行刚性 让法规制度落地生根

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执纪实践中的几点困惑和建议

 

专题  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从“查办案件”到“纪律审查”意味着什么

怎样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为什么创新方式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如何让纪律和规矩发力生威

绷紧讲政治这根弦都有什么要求

突出重点 快查快办

抓早抓小 有病就治

看山西如何改革问题线索管理处置方式

审理工作怎样体现“纪在法前”

部分县(市、区)纪委书记谈基层纪律审查工作

 

专题  追逃追赃半年回顾

2015年过半,追逃追赃亮点几多?

百人红色通缉令案例回放

被追回外逃人员的痛苦回忆

海外部分外逃人员现状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追逃追赃

 

深度解读

高压态势为何必须持续保持

 

时评

“能上能下”迈出全面从严治党新步伐

无纪律则无自由

让党员意识取代特权意识

警惕制度暗门沦为腐败沃土

 

锐评

一组

 

巡视

2015年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前瞻

 

风纪

从1至5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看正风肃纪工作

 

风范

记河北省廊坊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李长海

记贵州省六盘水市纪委常委周晓波

追记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纪委纪检监察室主任陈新宁

评论:平凡之中见担当

 

文化传承

七律·杜甫草堂

孝与从政道德

“法”:公平、正义、除恶

 

名家访谈

田华:一辈子都做“党的女儿”

“法”:公平、正义、除恶
首页
1

  “法”字原写作“灋”。

  如果你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会看到一件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大盂鼎,鼎上有“灋(法)保先王”等铭文。“灋”(法)字的铭文是,它由三部分组成:(去,读音qù)、(氵,读音shuǐ)、(廌,读音zhì)。这三个偏旁部首,蕴藏了中国古人对“灋(法)”的精辟见解。

  古人造“灋(法)”字的时候,费尽思量。

  万物莫平于水,古人建造大型工程要参照水平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调做事要“一碗水端平”,所以,“灋(法)”字中的“氵”代表公平,象征法律公平如水。

  “灋(法)”字里面的“廌”是什么呢?

  廌,又叫獬豸(读音xiè zhì),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长得像山羊。獬豸的天性聪明又凶猛,它能够洞察是非曲直,又疾恶如仇,每当看到坏人,獬豸就用角去猛烈顶触他们。人们认为这种神兽能够代表上天的意志,既公正又严明,因此,造字的时候就把它借用过来,代表“正义”。

  从先秦时期开始,獬豸就成为法律的象征。中国历代王朝负责监察的官员——御史们也被称为“獬豸”。自周代开始,中国的“司法系统”官员佩戴的特制官帽称为“法冠”,也称为“獬豸冠”,秦汉两朝沿用,这种官帽用铁皮制作,上面装饰有两只动物角。到了明清两朝,负责纠察、弹劾百官的职务叫“风宪”,“风宪”官服的“补子”都采用獬豸图案。“獬豸”文化在东亚中华文化圈影响很大,深受老百姓欢迎,例如韩国首都首尔的吉祥物就是獬豸。

  “灋(法)”字中的“去”是去除的意思,指的是法律工作者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努力涤除社会中的各种罪恶现象。

  法律的精髓是坚持公平与正义,并且“去恶务尽”,这三种高度抽象的原则,就体现在“灋(法)”字三个生动形象的偏旁当中:“氵”“廌”“去”,我们怎么能不赞叹古人的造字智慧呢?

  由于“灋”太难写,到了汉代,出现了简化的“法”字。

  《说文解字》:“法,刑也。”“法”的本义是刑罚。中国历史上的刑罚非常严厉,因此执法者在断定罪与非罪的时候,就必须慎重,既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好人,要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精神。

  古代中国拥有发达的法律文化,还是礼仪之邦。在传统文化中,治理天下是“礼”“法”并重的。

  “礼”是对社会风气向“善”的引导与规范,抓手是礼仪与音乐教育,表现为礼乐文明;“法”是对社会风气“恶”化的遏制与惩戒,方式与表现就是从严执法。历代中央政府对礼法都很重视,这就是传统文化推崇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法”两手抓,也被称为“外儒内法”,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稳固政权的两大核心手段,这种传统由来已久。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法律中关于墨、劓、、宫、大辟五刑的量刑标准共三千条,并且对诉讼、审判、上诉、复议等司法程序,以及从重、从轻原则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法”并重的原则,《周易?大有》精辟地解释为:“君子以遏恶扬善”。“法”也与“礼”一道成为从古至今必须遵循的重要行为规范。(王志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