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1880年首次出版的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中文版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即1880年法文版前言,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1892年英文版导言和正文。
其中,1880年法文版前言是以法国工人党创建人之一的保尔·拉法格署名,实际作者是马克思。正是在这个前言里,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部著作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写道:“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前进报》撰写并讽刺地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最近一组论文,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理论的回答。这些论文已经集印成书并且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为什么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79年法国工人党创立后,党的领导人深感法国工人运动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太大,希望恩格斯能帮他们写一本比较易懂的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读物,来帮助工人们理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当时恩格斯正忙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撰写,无暇分身再写一部新著,就从1878年出版的《反杜林论》一书中抽出三章(分别是“引论”中的“概论”一章、第三编的“历史”和“理论”两章),加以改写和编辑,交给拉法格翻译成法文。
拉法格不仅是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法国工人党的创建人之一,还是马克思的女婿(妻子是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他完成翻译后,先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连载了三期,然后在巴黎印成单行本出版,书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了扩大这本书的影响力,他请马克思帮他撰写了前言。
既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从《反杜林论》一书中抽出来改写而成的,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反杜林论》的相关情况。
卡尔·欧根·杜林,出生在德国一个高级官吏家庭,有点才气,28岁就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并任柏林大学历史、哲学和国民经济学讲师。他本来是个改良主义者,但从1871年到1875年,他相继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哲学教程——严格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三部大部头著作,1875年他大叫大嚷地宣布自己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的行家和改革家自居。他不仅自我感觉良好,称自己是现代和可以预见到的未来的“唯一真正的思想家”,还竭力否定别人的思想和贡献。比如他把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看成是白痴和骗子,认为他们的著作是“无聊的蠢话”“神经错乱的产物”,就连德国近代的三个伟大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在他眼里也不过是“江湖骗子”。
杜林的三部大部头逻辑混乱,论述颠三倒四,语言枯燥乏味,犹如一枚大酸果,但非常唬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也借机大肆吹捧杜林,称他是“科学领域内最热心、最果敢、最勤奋的首领”,是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杜林本人更是志得意满,妄图用自己的主张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组建一个以自己为领袖的新党。
当时,马克思正在紧张地撰写《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为了不让马克思受到干扰,恩格斯挺身而出。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杜林庞杂无序、漏洞百出的所谓思想体系。恩格斯撰写了一系列批判论文,这些论文陆续在《前进报》发表,最后合编为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式的不朽经典《反杜林论》。列宁评价说:“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最明确最详尽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这一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读本说了什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只有三章,分别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
在第一章的开头,恩格斯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就是说,每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都不仅是它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在继承前人思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的产物。
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认为他们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存在的种种弊端、矛盾、不合理之处,对资产阶级世界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困以及虚伪的两面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还对未来建立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描绘。这些思想中包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恩格斯也指出:在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之前,“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因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所以,“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在第二章,恩格斯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他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社会主义就不再是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但仍需要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要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隐蔽着的内在性质。这两个问题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得到了解决。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解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在第三章,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恩格斯肯定了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制度的进步性,指出资产阶级在封建制度的废墟上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占有者平等的王国,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的美妙东西。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
恩格斯指出:“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生产力将获得解放,得到极大发展,从而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将被消灭,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将自行消亡,最终将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恩格斯最后指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养分,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对于我们深刻领会“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的深刻意义,必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