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8期

社论

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学习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为抵御风险战胜困难提供根本保证

锚定强化政治监督的着力点

学有所悟

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

专题 群雁高飞看头雁 政治生态抓“关键”

群雁高飞看头雁 政治生态抓“关键”

● 抓“关键” ●

正本清源才能山清水秀

政治生态建设重在“关键少数”

评论:“关键少数”的担当是关键

● 严纪律 ●

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科学研判党内政治生态 当好“护林员”

● 立政德 ●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讲政德: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必修课

专家视点: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德

● 清除“两面人” ●

从政治上认清和解决“七个有之”问题

给政治上的“两面人”画像

评论:对党忠诚才能表里如一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见人见事见思想 真枪实弹有质量

抓重点敲警钟 《提醒函》添“辣味”

把握“森林”生态 开展“靶向治疗”

特别关注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 本刊观察 ●

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既折腾基层又败坏作风

牢记宗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羁绊摆脱贫困进程

给歪风具象 向问题开刀

● “四风”监督哨 ●

扶贫措施假大空虚 官僚主义害人害己

遇火灾都不去救 被通报仍不整改

一得之见

一组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对监察权有效监督制约将使监委更具权威

忻州:严格落实调查措施“宽打窄用”要求

清风时评

切实纠正简单“分果果”式扶贫

政商关系“亲”且“清”,履职和监督都不能少

文字“搬运工”受罚,这记重锤敲得好

摆脱形式主义必须做到“心中有民”

卫士风采

雪域丹心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标题新闻

地方简讯

文史经纬

故事精讲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古语今悟 ●“读书博观”小议

说文解字 ●“御”:夙夜在公的使命

读史偶得识得破与忍得过

悦读·书香

科学社会主义的必读经典

 
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
理轩
首页
1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调查研究作出重要指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调查研究必不可少。赵乐际同志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着力提高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调查研究既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法宝,也是党员干部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早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对调查研究发表过许多耳熟能详的重要论述,比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等等。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作风和方法。从十八届一中全会提出改进作风,到十九届一中全会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列为第一条,到2017年10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就改进调查研究作出深化部署;从2013年7月就全面深化改革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强调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到十九大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善于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重视调查研究可谓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一条重要脉络,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2015年9月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座谈会上,他要求县委书记们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还倡导要把调查研究“贯彻于决策全过程”,他曾借用毛泽东同志的话形象地比喻,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纵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决胜脱贫攻坚到谋划改革大计,许多大政方针的出台都源于深入调查研究。十八大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调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遍及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破局开路?决战脱贫攻坚怎样精准施策?建设生态文明还有哪些短板?……在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深邃思考中为改革发展稳定把脉定向。

  “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不仅要将调查研究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工作水平的有力武器,还可以把它当作砥砺塑造党员干部主观世界、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磨刀石”。

  通过调查研究,树立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感情,从群众中、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是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感情,从群众中、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的过程。

  我们党的许多优秀干部都是这方面的典范。焦裕禄同志为了治服为害兰考多年的涝、沙、碱“三害”,在全县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调查研究工作,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调研精神,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得到了升华。廖俊波同志在调任福建政和县县委书记之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以每一天的奔波激励身边干部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长期从事信访工作的西藏阿里地区纪检监察干部强巴白珍为了核实举报信息、查办相关案件常常到偏远县乡,还遇到过被暴风雪堵在路上8天7夜的情况,以带着感情监督执纪问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长期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对群众的真挚情感才会与日俱增,与群众心贴心的党员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真正信任、拥护、支持。从北京、成都、乐山来到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柏香村任第一书记的纪检监察干部帅志聪、张乐军和李谦,起初因为“大城市来的”“有的还是个眼镜”,被村民质疑“哪能吃得了苦、办得了事”,但随着他们深入群众了解实际,不断增加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在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磨穿了鞋底后,就慢慢成了群众眼里的“自己人”。党员干部多到基层走走看看,在调研中认真触摸民心民意,真诚感悟“为了谁”,群众感情、群众观念就会得到增强,理想信念宗旨也会随之更加坚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写《寻乌调查》时,与10余名寻乌“老城通”召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他将这些寻乌的干部、农民、秀才等当成“可敬爱的先生”,还到田间地头,一边帮农民耕田插秧,一边向田里的农民请教。正是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从群众和实践中汲取养分,毛泽东同志准确深刻把握了中国革命实践问题,也留下了诸多有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论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到实践中学习,从群众中汲取力量。“坐在屋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学会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群众鲜活的创造中萃取创新的元素,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工作视野就能不断拓展、工作经验就会不断丰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中推动工作开展

  新时代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担起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监督调查处置,有很多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破解,很多措施办法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和检验,没有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功夫,就难以高质量高水平地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更好担当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

  调研既要“身入”更要“心至”。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统一起来,实事求是地作出决策、抓好落实,切实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实效性。当前全党调查研究氛围日渐浓厚,但有的党员干部还在调查研究中或预设框框、回避矛盾,或只按规定路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或一味追求声势场面,搞“老爷”式、“作秀”式调研,这些形式主义调研,非但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助长“拍脑袋”决策甚至弄虚作假,长此以往还会扭曲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助长脱离群众的恶习,损害党员干部乃至党的形象,不利于工作开展,可谓危害甚大。

  心正心灵,则业勤业精。在调查研究中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推动工作才能更有力。被称为“黑脸”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姜瑞峰,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带领纪检监察机关变“上访”为“下访”,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带着感情做工作,工作有了温度也就有了力度。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赵乐际同志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纪检监察机关唯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上来,加强调查研究、狠抓贯彻落实,才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的政治站位、谋划思路举措的政治本领,强化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升华中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