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8期

社论

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学习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为抵御风险战胜困难提供根本保证

锚定强化政治监督的着力点

学有所悟

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

专题 群雁高飞看头雁 政治生态抓“关键”

群雁高飞看头雁 政治生态抓“关键”

● 抓“关键” ●

正本清源才能山清水秀

政治生态建设重在“关键少数”

评论:“关键少数”的担当是关键

● 严纪律 ●

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科学研判党内政治生态 当好“护林员”

● 立政德 ●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讲政德: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必修课

专家视点: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德

● 清除“两面人” ●

从政治上认清和解决“七个有之”问题

给政治上的“两面人”画像

评论:对党忠诚才能表里如一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见人见事见思想 真枪实弹有质量

抓重点敲警钟 《提醒函》添“辣味”

把握“森林”生态 开展“靶向治疗”

特别关注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 本刊观察 ●

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既折腾基层又败坏作风

牢记宗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羁绊摆脱贫困进程

给歪风具象 向问题开刀

● “四风”监督哨 ●

扶贫措施假大空虚 官僚主义害人害己

遇火灾都不去救 被通报仍不整改

一得之见

一组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对监察权有效监督制约将使监委更具权威

忻州:严格落实调查措施“宽打窄用”要求

清风时评

切实纠正简单“分果果”式扶贫

政商关系“亲”且“清”,履职和监督都不能少

文字“搬运工”受罚,这记重锤敲得好

摆脱形式主义必须做到“心中有民”

卫士风采

雪域丹心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标题新闻

地方简讯

文史经纬

故事精讲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古语今悟 ●“读书博观”小议

说文解字 ●“御”:夙夜在公的使命

读史偶得识得破与忍得过

悦读·书香

科学社会主义的必读经典

 
“关键少数”的担当是关键
刘德中
首页
1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深刻指出,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形成“头雁效应”。

  群雁高飞靠头雁。净化政治生态,领导干部之“领”,也就是以身作则、引领示范,必不可少。各级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才能给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良好示范,政治生态的纯化优化才有根本保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出问题,给政治生态所带来的破坏巨大且深远。孙政才和薄熙来、王立军等人集政治变质、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身,最突出的问题是政治问题,深度污染重庆政治生态;苏荣破坏党内政治生活、用人唯亲唯顺、搞团团伙伙,严重污染江西政治生态;白恩培“贪了10年,玩了10年,耽搁了云南10年,结交一批老板,带坏一批干部,重创了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要匡正被这些人扭曲的思想认识和价值理念,修复被浊化的党风政风,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都极为高昂。因此,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政之德。

  净化政治生态,领导干部之“导”,也就是教育管理、监察督导,责无旁贷。领导领导,既领又导,领导本身就包含着对党员干部施以明确导向、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一个好班长要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主政一方就得带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好风气、好氛围。身为干部队伍的领头羊,领导干部在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方面缺位失责,势必带来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正气不彰、浊气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党内政治生态就会趋于恶化,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直至动摇党的事业根基。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而是政治责任,必须增强党性观念、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维护政治生态的重要职责。

  领导干部要发挥“领”之示范作用,尽好“导”之职责,离不开担当。担当首先是敢于担当。领导干部是不是敢于担当,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考校的是党性,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担当就要不怕得罪人。既然承担主体责任,就要在管人管事上敢于担当。不能因为怕得罪人、丢选票、伤和气,就当老好人,对违规行为、违纪苗头、腐败现象视而不见、语焉不详、爱惜羽毛。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敢于亮剑,坚决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做不到这一点,就有负于领导干部的岗位,愧对党和人民的重托。

  领导干部不但要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领导是一门科学,担当更是一门学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领导干部担当净化政治生态之责,就要在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上狠下功夫。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对干部队伍的情况全面掌握,对干部的思想行为变化及时了解,千万不能等到问题“出口转内销”,自己还蒙在鼓里;多点“婆婆嘴”,敢于板起脸来抓管理抓监督,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锋芒,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健康起来;对于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动辄则咎,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理就处理,决不能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甚至病入膏肓了再“一竿子撸到底”;在出现反面典型甚至发生系统性腐败的地方,剜除污染源以后还必须大力肃清余毒,避免干部群众继续受到误导和毒害。只有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是对干部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担当,能做净化政治生态的“头雁”才算真正过硬。有了越来越多这样的“头雁”,就会有更多见贤思齐的“绝大多数”,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能更好塑造人、培养人,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