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特稿
专题
时评
理论
调研
经验
风纪
执纪
监督
警示
新风
文苑
社论
特稿
专题
时评
理论
调研
经验
风纪
执纪
监督
警示
新风
文苑
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今年以来,各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向“四风”顽疾亮剑,推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约请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王岐山同志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的三位县(旗)纪委书记,围绕纠正“四风”工作应把握的重点和方法等谈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杨岩
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
身处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县纪委监察局在作风建设中,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向“四风”顽疾亮剑,在推动形成优良党风政风同时,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以焦裕禄为榜样,强化公仆意识,落实“三转”要求,打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我们从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公仆意识。一是深入学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只要有了焦裕禄那样的公仆情怀,就能从骨子里增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四风”问题就会更加憎恶,从而增强整治“四风”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像焦裕禄那样抓主要矛盾,厘清主业,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我们对参与的80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只保留19项,精简率达76.3%,改变了纪检监察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三是以焦裕禄精神为动力,扎实开展委局机关整治活动,并制订整治“四风”问题活动方案。四是以焦裕禄为镜子,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的问题。委局机关查出“四风”问题13项26条,班子成员查出“四风”问题26项78条。全体党员干部通过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找到病灶,控制病根,提高认识,解决问题。
以焦裕禄除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勇气,严督实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四风”和“三害”一样危害群众利益,侵蚀党的肌体。要扫除“四风”就要拿出当年焦裕禄带领群众除“三害”的决心和勇气,“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纪检监察机关是纠正“四风”问题的主力队伍,是攻克“四风”顽疾的尖兵,必须像焦裕禄那样脚踏实地工作。一是组建督导组。督导组长均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县级干部或正科级实职担任,每个督导组配备一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利用网络化信息传送方式,按制度、程序认真督导。二是扩大专项整治范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先后开展了4批23项专项整治活动,厘清47家职能部门审批事项376项,整改78个,清理腾退办公用房5423平方米,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73%;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4起,对9名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等。三是开好民主生活会。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真刀真枪,辣味十足,对照检查材料内容朴实、检查深刻,整改措施具体得力。在县委的示范带动下,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班子及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经督导组“六个退回去”标准严格把关,“四风”问题查得全面,原因剖析深刻,整改内容具体,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认真。
有力履行执纪监督问责职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纪委监察局以督导活动为抓手,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党的意识、维护党的纪律为根本,大力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种“四风”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活动中,全县收集“四风”方面意见5744条,归纳整理出39个方面的“四风”问题共394条。县纪委监察局立案查处了64起违纪违法案件,对13起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在广大干部中,庸懒散软、不作为、慢作为的少了,践行“三严三实”的多了。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党性,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委常委、旗纪委书记 孟柯敖其尔
以优良作风助推改革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翁牛特旗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就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发展,实现民生改善。当前,“四风”问题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毒瘤。坚决纠正“四风”,是为深化改革扫除障碍、提供动力的重要举措。
切实增强服务改革、推动发展的责任意识。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阻力更大。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作风漂浮,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些执法监管部门和服务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办事吃拿卡要、态度生冷横硬;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办事不公、弄虚作假、克扣钱款;等等。这些“四风”问题,阻碍改革深化,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牧区和谐稳定。旗纪委监察局按照中央纪委 “三转”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厘清职责,聚焦主业,把工作重点放在执纪监督问责上,切入点放在纠风治乱上,落脚点放在推动改革发展上。
保持快查快办、严惩严处的高压态势。快速、高效地严查、严惩“四风”案件,是短时间内纠正“四风”,让群众见到成效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旗纪委监察局将下乡调研走访征求到的76个问题,建立了专门台账,并明确责任分工,及时查处、纠正、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55件。今年1月至7月,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财经纪律等问题9次,共26个单位51人,达到了通报一案教育一遍、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综合效果。
坚持运用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的工作方法。针对机关干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乡镇干部“走读”、迟到早退,工作日午餐饮酒、公款吃请等问题,旗纪委监察局先后30多次派出暗访组,对全旗苏木(乡镇、牧场)和旗直部门执行工作纪律、作风禁令情况进行检查。2013年以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79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实名通报,诫勉谈话23人次,约谈62人次。抓细抓实,就是强化监督约束,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中,重点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掌握审批权力的中层干部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监委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建立党员干部廉政监督考核和社会公议评价制度,定期组织公众对重点岗位干部进行评议。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防止“四风”问题复发,旗纪委监察局始终把制度建设抓在手上。一是坚持继承与创新。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清理,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或有不足的,及时废止或完善;对过去作风建设好的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固化为制度规范。积极探索和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使制度的内容更加科学,程序更加简便,实施更加有效。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围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立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办法,细化问责方式、追责程序等方面的制度,促使党委、纪委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三是坚持依法建制。出台制度有针对性,重在管用长效,上级已经有明确规定的,就不重复建立制度,不层层制定相同的制度规范,坚决防止和克服搞形式主义。
山东省蒙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徐志刚
用铁的纪律推进作风建设
抓好作风建设,铁的纪律是保障。王岐山同志说:“我们党之所以不断赢得胜利,就是靠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蒙阴县纪委坚守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执纪监督和惩戒问责,用严明的纪律,祛歪风、树正气,推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形成。
突出重要节点,从严执纪。实践证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刹风正纪,是改进作风的点穴之策,有事半功倍之效。今年以来,针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浪费和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县纪委先后开展52次明察暗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6起11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起共12人,对典型案例通过县电视台等进行公开曝光。通过连点成线,经常抓、长期抓,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
转变方式方法,强化监督。针对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等为“四风”穿上“隐身衣”现象,必须摒弃惯性思维、转变工作方式,注重从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督向事后监督、履职监督转变,注重从显性问题监督向隐性问题监督转变,整合工作力量,拓宽监督渠道,织密监督网络。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实行党风政风监督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联合办公,选派干部参加业务培训,更新检查设备,在县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开举报电话,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执纪监督能力,严肃查处了野店镇三和村村“两委”成员公款旅游等案件;督促全县724辆公务用车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天网工程这一“火眼金睛”,及时查处了县广播电视台驾驶员公车私用问题。同时,坚持抓早抓小,完善和运用约谈、函询等制度,今年以来共信访函询、谈话28名领导干部。
形成有效震慑,坚决问责。对作风方面违规违纪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刹风整纪持续发力、动真碰硬严肃问责,坚决把积弊旧习扭过来,把歪风邪气压下去。蒙阴县出台了《关于实行“一案双查”的暂行办法》,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发生腐败案件及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或单位,追究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今年以来,共对全县53名领导干部倒查问责,其中,党内警告处分1人,免予党纪处分1人,诫勉谈话36人,通报批评15人。
加强自身建设,锤炼队伍。县纪委监察局按照中央纪委教育要严、管理要严、查处要严、问责要严、自律要严的“五个严”要求,督促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实干立身、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把能力过硬作为立身之本,开展业务培训和能力练兵,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把内部监督作为重要保障,健全内部约谈、作风巡察常态化机制,通过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承诺践诺、责任追究等规定,明确内部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程序,由专人负责举报受理、监督检查,严禁跑风漏气、泄露秘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等违纪违法行为,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干部队伍。8月,县纪委严肃查处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违规泄露举报人信息问题,除处理当事人外,还约谈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