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4年第20期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
白广磊
首页
1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2013年6月开始,教育实践活动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聚焦“四风”、反对“四风”,顺应群众热切期盼,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作为党内监督执纪专责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履行双重责任,在“把自己摆进去”、解决自身“四风”问题的同时,坚守责任担当,认真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纠正“四风”。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到盯节点、抓重点深化专项治理,从调动各界力量参与监督,到推进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在纠正“四风”征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发力、驰而不息,以严明的纪律和严肃的问责,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解决 “四风”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有力推动了风清气正社会生态的形成,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重要保证。

  正人先正己

  中央纪委示范引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纠自身“四风”问题——

  “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转变作风尤为重要,要带头纠正‘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今年5月19日,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的这一要求,让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才能真正履行好监督责任,才能更好地监督别人。

  正是源于对自身担负的监督责任的深切认识,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作为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第一批参加单位,在积极参与组织指导全国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紧密结合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聚焦作风建设,认真抓好机关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加强自我监督管理、纠正“四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召开重要会议仅用时20分钟,到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从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对纪检监察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从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到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严防“灯下黑”……这一切,都起到改进作风、纯洁队伍的作用,体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

  中央纪委以身作则,严纠自身“四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河南省纪委监察厅组织开展了“下基层、听民声”活动,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困。活动开展9个多月以来,全省共有8502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18个地市的1万多个乡村,收集意见建议6031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419个。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认真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和公务卡使用管理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山东省纪委监察厅建立健全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

  同时,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出台有关制度,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北京、新疆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所辖地区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加强自身监督,带头改进作风,已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共同行动。

  就在纠正“四风”工作在全国大力开展之际,今年7月24日,中央纪委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纪委、监察厅(局)对自建培训中心开展摸底自查,并把整治自建培训中心奢侈浪费问题作为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被不少专家学者视为新阶段深挖“四风”问题的有力举措,而纪检监察机关带头向自身“开刀”的作风,向社会表明了对“四风”问题一治到底的决心。

  监督持续发力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而且有的会变本加厉。”在今年初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坚持不懈抓作风的现实必要性,强调作风建设必须一抓到底,把抓作风建设变成常态,发现反弹严肃处理。

  按照中央要求,王岐山同志强调:“纠正‘四风’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如果不能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就是失职!”

  号令既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扭住“四风”问题不放,在去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发力,以零容忍的态度进一步做好监督执纪工作,持续深入纠正“四风”。

  抓重点、抓关键,对“四风”顽疾开展集中整治,体现了以点带面突破全局的工作思路,也是纠正“四风”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活动中查出的较为集中的“四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黑龙江省、安徽省、青海省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通过事先不打招呼巡察、重点抽查和暗访、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所辖地区党政部门、部分单位窗口部门和执法部门突击检查。

  北京市、成都市、武汉市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针对隐藏较深的“会所中的歪风”,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整治,通过摸排,关停、整顿了一批会所,并出台禁令,不准党员干部出入私人会所,或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

  廉不廉,看过节。去年,纪检监察机关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奢靡之风高发的重要节假日,深入购物中心、饭店、景点等场所,开展明察暗访,狠刹节日歪风。今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抓住这些重要节点纠正“四风”。

  天津市、贵州省、海南省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处电子礼品卡、预付卡、上门送卡等“花样翻新”的公款送礼问题,与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建立联动协查机制。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古尔邦节、开斋节等宗教节日,对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宗教节日、宗教习俗敛财等问题进行暗访检查,并坚持抓早抓小。

  严肃查处和及时曝光是防止“四风”现象蔓延的重要手段。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6332起,处理7433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610人。其中,仅8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68起,处理657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88人。中央纪委监察部通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和官方网站曝光台栏目,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体现了以零容忍态度纠正“四风”问题的决心。

  监督持续发力,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形成震慑,也用铁的事实打消了人们心中“改作风会不会是一阵风”的疑虑。

  调动群众力量

  畅通监督渠道,群众积极参与,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作风问题是体现在具体行为中的,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发展,作风问题也会‘变种’出不同的表现,但不管不良作风如何‘变种’,都逃脱不了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在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看来,通过各种手段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力量,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是纪检监察机关纠正“四风”的有力举措。

  8月10日,距离中秋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通过该举报窗,很多网友不仅当起了作风监督员,而且还积极为纠正“四风”建言献策。

  “有个别领导干部和商人,收送节礼玩‘躲猫猫’,由‘阵地战’转为‘游击战’,时间上有的甚至提前一个多月就送;地点上寻找更为隐蔽的地方。”

  “基层的招数很多,防不胜防。你说不让买月饼,他通过印刷费、会议费把钱套出来。买什么月饼,给现金就行。”

  “如果能对月饼的生产信息、成本信息充分公开、规范操作、严格监督,厂家商家就难以在月饼的利益链条中另动‘脑筋’。”

  ……

  群众的参与,是对作风建设的最大支持,为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注入强大动力。正因此,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拓展监督渠道,发动群众参与作风监督和评议。

  天津市纪委监察局组织了包括医生、教师、个体户、大学生等在内的1000名纠风志愿者,实地查访了一些大型商场、酒店等场所,并将发现的作风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提供给纪检监察机关。陕西省延安市纪委监察局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等作为特邀监督员,对作风情况进行专项动态监督。四川省德阳市纪委监察局动员全市干部群众用手机、相机等随手拍摄身边的“四风”现象,并及时发送至网站举报邮箱或信访部门。

  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各自网站进行了升级改版,设立“四风”问题举报窗口及曝光台,方便群众举报监督。他们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开门搞活动,督促领导干部通过走下去、请上来的方式,主动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发动群众参与纠正“四风”。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各地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努力形成上下联动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

  在全民监督下,领导干部离“四风”远了,离群众近了。河南省兰考县纪委监察局针对乡镇干部“走读”之风,对16个乡镇的干部职工上班、值班等情况开展检查。通过整治,促使各乡镇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带班住宿制度、请假审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乡镇班子成员“五天四夜”在岗率100%。

  “现在,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早上还是晚上,只要群众有需求,随时都能找到干部。”兰考县三义寨乡曹新庄村民曹国军说,“最近下大雨,村北的铁路涵洞里刚一积水,乡长、书记马上就到了现场,积水很快就被清理了。要搁以前,十来天都不能过人。”当然,村民都希望这种作风长期发扬下去,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推动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从中秋禁止公款送月饼,到元旦春节禁止公款印制寄送贺年卡、购买烟花爆竹,从规范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到带头推动殡葬改革……2013年,一系列禁令、制度陆续出台,涵盖干部管理、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等方面,使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有章可循,更具操作性,为建立纠正“四风”长效化机制提供了保证。

  人们明显感受到,遏制“四风”的制度之笼越织越密。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这一意见,与去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制度相互配合,为党政机关加强国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管理划出了“硬杠杠”。

  围绕这些制度,各地进一步制定了实施细则或办法,从接待范围、迎送陪同、食宿用车、经费结算、信息公开等方面作出规定。

  山东省要求接待单位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细化清单内容,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作为财务报销凭证。湖南省就迎送陪同作出规定,省主要负责同志下基层,陪同的省直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4人,市州不超过2人,县市区安排1人。四川省建立了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要求接待单位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按照“先审批、后接待”的管理程序,根据派出单位公函拟定接待方案。

  制度的笼子有效管住了奢侈浪费,全国公务接待总量明显降低,公务接待支出持续下降。西藏自治区今年前4个月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近四成。海南省今年前7个月省本级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29%,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公务接待费支出同比下降约75%。

  与此同时,各地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出的“四风”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并用制度固化整改成果,扎实推进建章立制工作。浙江省、贵州省、甘肃省出台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调研坚持问题导向,保证调研时间,不得弄虚作假。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对领导干部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以责任倒逼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改作风。

  一系列文件、制度的密集出台,既是对原有制度的补充完善,也使得纠正“四风”的经验成果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了法治思维,更为实现纠正“四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逐步奠定制度基础。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反对“四风”无休止,改进作风永远在路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继续抓住纠正“四风”不放,持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做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坚强保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