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5期

社论

凝心聚力书写新时代壮丽篇章

要闻辑览

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

赵乐际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杨晓渡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答记者问

特稿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专访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

理论纵横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四重意义

深刻理解党章修改和宪法修改的时代背景

两会专题

向着伟大复兴坚毅前行

不忘初心再出发 忠诚履职勇担当

监委主任们给两会带来了什么

改革,不是简单的职能叠加

以真实反腐数据印证生动改革实践

做好“三个转变”,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监察决不止于查处

监察全覆盖本身就是震慑

以责任行使权力,用担当诠释忠诚

● 两会视点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不断增强民生“三感”

为加强党对反腐败的领导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四个自信”

成立国家监委与人民意愿高度契合

机构改革必将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新时代的拦路虎

夯实党支部这个重要基础

两会声音

清风时评

监察委员会体现的是党和人民的监督

“打铁的人”首先要成为“铁打的人”

监督“官员”者,自有人监督 盘和林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提高惩治腐败效能

特别关注 新春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

● 微调研 ●

40家海参鲍鱼馆去哪儿了

脱贫攻坚当严防“脱实向虚”

● 基层走笔 ●

百姓信任不能代替组织监督

过年与规矩

卫士风采

“熟人”面前的坚守

评论:“老纪检”“新监察”都要做合格答卷人

文史经纬

古语今悟 ●“读书读心”小议

说文解字 ●“一”:文明肇始的传说

鉴史话廉中国历史上的“六廉”思想

“一”:文明肇始的传说
王志轩
首页
1

  汉字总共有多少个呢?

  我国2013年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了现代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8105个,其中常用字有3500个。

  这么多字,到底哪一个最早出现?又是谁创造的呢?

  公认的说法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汉字,或者说符号,是“一”;创造它的人是传说中的伏羲,即“三皇五帝”中的“羲皇”;古人把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称为“一画开天”。

  中国汉字从草创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的信史大约从5000年前开始,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记载。黄帝之前还处于传说时代,神话与史实往往混淆难辨。司马迁是西汉的太史令,他的家族世代为史官,不仅拥有当时最权威的史料,而且治学态度严谨,所以作为专业史官的司马迁没有为黄帝之前的历代君主作纪传。然而,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迹,例如濮阳“中华第一龙”遗址,它的年代和文化都与伏羲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古代传说并非没有史实基础。

  从中华文明的传说时代到信史时代、从远古符号到成熟文字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所以要追溯汉字的起源,我们还真得深入到传说时代去探究真相。

  那是一个蛮荒和蒙昧的时代,伏羲是当时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领袖。传说伏羲最早创造了阴阳与八卦符号,这是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伏羲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拿着小棍在地上画出“一”的时候,他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件开天辟地、文明肇始的大事。从这一刻开始,中华先民学会了用抽象的符号,对纷繁复杂的主客观世界进行总结与概括,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又增加了一个有力工具。

  伏羲画出了“”,然后又创造了“ ”,二者组合衍生了更多的符号。这些符号衍生的过程,恰恰反映了客观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世上万事万物都处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而伏羲创造八卦乃至六十四符号的过程就是人类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一”是最简单的符号,内涵却极为丰富。几千年来,无数智者演绎着“一”的内容,留下了丰富的思考成果。《老子·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礼记·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古人为什么重视“一”呢?因为“一”代表了万事万物的开始。《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开始”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万事开头难,而且“开始”还代表了人们的“初心”,有了良好的“初心”并坚持到底,才能“化成万物”,事业兴旺发达。无论走到哪里,回望来路,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出发点,这就是“一”字给我们的启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