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重大政治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论断,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也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站位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一个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一成不变,其量变时时发生,质变则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历经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五年砥砺奋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直接反映,是历史性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的集中体现。从这一变化出发,人民群众的需求侧发生质的跃升,由“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美好生活需要”;生产力的供给侧也发生质的跃升,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这种质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标志着我国步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的历史阶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矛盾是无时无刻不在的,从什么角度认识并解决主要矛盾,反映着一个政党的根本立场。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昭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部署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都是紧紧围绕人民需求来实施和开展的,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作出重大调整,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映照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这样讲,关于矛盾转化的论断,决不单是一个判断表述,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的庄严宣示和郑重承诺。
紧扣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有些甚至还很突出,但相对于关系全局的社会主要矛盾,它们都是次要矛盾、具体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它作为新时代所有工作的着重点和着力点,既从全局上解决发展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又解决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发展不充分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