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一个部分专门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行部署,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作出的战略决策。
坚定文化自信有着丰富的内涵。十九大报告在第七部分导语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源自于”,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追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体现了源和流、继承与发展的脉络。这个“熔铸于”,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魂,体现了结合与融入、内化与外行的辩证统一。这个“根植于”,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挖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土壤,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深刻互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三个自信拓展到四个自信。此后,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澳门大学学生代表座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将其定性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一方面凸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从文化自信入手坚定其他三个自信的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鲜明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层面把坚定文化自信突出出来,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五个方面发力。十九大报告着重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既有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又有理念思路和工作着力点,既有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培育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要求,又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措施,根本目的就在于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余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