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9期

社论

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观察

两项法规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特别关注  跟上中央要求 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关于“四种形态”,这样理解就错了

“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创新成果

用好“四种形态” 抓细抓实监督执纪问责

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特稿

不断绷紧自我监督这根弦

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

切实把监督执纪权关进制度笼子里

始终坚持“严管就是厚爱”

专题  坚决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

履责挺纪治“蝇贪”

四川:让“苍蝇”无处遁形

松原:严惩“小官小贪”

芜湖:专项治理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强化责任追究 严查涉农资金腐败

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形式及防治

雁过拔毛:损党的政策 夺群众利益

明火执仗:为非作歹 仗势欺民

坐地生财:城镇化建设尘土下的腐败

监守自盗:弄虚作假侵民款

小官巨腐:监管不力“蝇”变“虎”

论坛

坚持高线 严守底线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时评

反腐败不容恶意揣测

不坚持高线,底线终将失守

律人者必先律己

对“四风”的舆论监督也应驰而不息

锐评

一组

“四风”问题监督哨

正风肃纪未有穷期

河南培训陕西游玩 钱不多性质恶劣

一错再错大办宴席 “官”不大问题典型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主动发现问题 把抓早抓小落到实处

哈尔滨:让纪律审查彰显“纪律”特色

文化传承

“读书人”小议

“内圣外王”之道

老子的清气

衷:诚其意、正其心

历史回放

巧取“大扫荡”情报

屡立战功的“大抬杆”枪

宁死不当俘虏

我参加了正义的审判

“短命”的西晋给我们的启示

坚持高线 严守底线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首页
1

  王岐山同志在陕西调研时强调,公民不能都踩到法律的底线上,党员也不能全站在纪律的边缘,依规治党必然要求以德治党,这个德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他在会见出席“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的外方代表时谈到,全面从严治党,既要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又要把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核心价值观作为高线。这些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辩证关系,又指明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守住底线、坚持高线的重要性,丰富了管党治党思想,对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特约请相关同志对此进行研讨。

 

  周农

  湖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

  张凯盈

  陕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吴晓军

  湖北省仙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张志明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范三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研究员

 

 

  全面从严治党 党员干部不能只盯着底线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纪律底线与道德高线不能互不关联,党的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更不可割裂开来。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后,党员干部不能只盯着党纪这条底线,还要兑现对人民的承诺,这就要求必须把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作为高线,落实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奋斗中。

  吴晓军:底线是党员干部行为层面的最低约束和最低标准,坚守底线要求党员干部的言行都必须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不得有任何逾越。只有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挺在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始终保持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始终坚守为官从政的各项行为规范,才能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违规逾矩。高线是党员干部精神层面的崇高追求和价值坐标,是党执政的立身之本。坚持高线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纯洁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宗旨观念。高线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源于对党的理想信念的笃守和赤诚,也源于党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的高线坚持住了,必然会心境高雅、正气充盈、邪气不侵。

  周农:依规治党是一种法治思维,也是一种底线思维。随着执纪必严信号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底线,千万不能碰。然而,底线只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最低标准。坚持底线思维,不能没有高线追求。党员干部的目标不能总盯着底线,拿最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必须志存高远,树立和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否则精神防线一旦失守,就会一溃千里。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员干部行为上的腐化,一般都是从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开始的。像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等无不是如此。因此,既要坚守纪律底线,又要在思想上坚持高线标准。

  张志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战略部署,实现了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超越,走出了一条符合党的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治党新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就是,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通过两者的双向发力,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知行统一。依规治党必然要求以德治党,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内在的逻辑展开,是全面从严治党知行统一的具体和深化。在强调依规治党,把纪律作为底线挺在前面的今天,同时强调以德治党,坚持理想信念宗旨这条高线不动摇,对于涵养党的执政之德、治党之德,使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既有制度的法理支撑,又有道德的情感滋养,以期持续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真诚认同和拥戴,意义深远。

  范三国:我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仅仅坚守住纪律底线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来的,不是“同路人”的“俱乐部”,也不是谋生糊口的“饭碗”,更不是“先得月”的“近水楼台”。党要求党员应坚持理想信念宗旨这条高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但党内总有些人认为理想信念宗旨这些太虚,市场经济下还是来点实际的好,在“权、钱、色”上迷失方向,导致政治上走歪、经济上走邪、生活上走乱。说到底,这些人都是丧失了信仰、信念和忠诚,远离了道德高线,必然守不住纪律底线,最终沦为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贪腐分子。

 

  底线和高线并重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辅相成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法治与德治两手抓,纪律底线和道德高线并重,一方面扎牢制度的笼子,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另一方面点亮道德的灯塔,使纪律建设与道德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吴晓军:高线是目标和方向,重在思想引领,底线是行为边界,重在制度规范。高线凸显的是政治品格和思想境界,底线凸显的是党的纪律和行为操守;高线要求强化信仰意识,增强政治免疫力;底线要求强化遵循意识,增强抗腐蚀能力。放弃高线,自律意识就会淡化,底线的约束也就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对于有崇高理想的共产党员来说,只有追求高线,才能真正守住底线。实际上,底线是堤坝,起保障作用;高线是灯塔,起引领作用。只有坚持高线、严守底线,才能实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周农: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就必须让自律和他律并驾齐驱、双管齐下,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全面从严治党,首要的是大力营造严字当头的他律环境,要靠纪律管全党,树立纪律的绝对权威,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纪律执行,对党员干部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和惩戒问责力度,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杜绝“破窗效应”。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把加强自律作为最重要的修身之道,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培养自律意识,给自己穿好“防弹衣”、念好“紧箍咒”。守纪律讲规矩唯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要通过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内心的价值,从“被动做”变为“主动为”,做到慎独慎微、清廉自守。

  范三国:实现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必须完善德纪相辅的党纪体系。用党规党纪的形式把道德规范固定下来,使道德要求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德治党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要及时把一些从严治党道德规范转化为明确的党内纪律规矩,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细化为纪律规范,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党的纪律规范,以纪律的强制力推进以德治党。

  张志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严教育全党和从严管理干部,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知行统一的理念和制度创新。“知”即从严教育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理想信念教育永远在路上,使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意识方面绷紧理想信念这根弦;“行”即从严管理干部,以越来越完善严格的纪律规矩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管好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举止,维护好执政党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庄重的执政形象。

  张凯盈:做到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首先是纪律底线不失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多咬耳朵、常拉袖子,开展经常性的谈话函询,及时督促站在底线边缘的人不踩红线、不破底线。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对以身破“纪”者早警示、早纠正、早处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实把握好纪律审查的政策策略,对顶风违纪者,一律从严处理。其次是把道德建设有机融入纪律建设的各个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实行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建立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档案,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把道德标准立起来,将道德高线举出来。

 

  坚持高线不动摇 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

  作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体现其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准则教育,更需要党员自我强化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升华道德情操。坚持道德高线不动摇,离不开纪律作保障。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立起来、严起来,树立纪律的绝对权威,越往后执纪越严,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敢腐、不能腐,才能最终实现不想腐。

  周农:“德乃立身之本”。加大正本清源力度,就要从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抓起,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子上解决问题、规范言行。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从政道德教育、案件警示教育等,促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三个自信”,始终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奉为精神圭臬,随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做到知荣辱、辨廉耻、讲正气,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注重正面倡导、示范引领,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不想腐。

  张志明:以德治党的关键和根本,是抓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一些受党教育多年的高级干部,如丛福奎、韩桂芝、李春城等,为什么不信马列信鬼神,逐步走向腐败深渊?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缺了“德”,高线失守。党员干部只有把制度和纪律的要求化为内心的高度自觉,治好党管好党才是可以期待的。也正因如此,在严格依规治党的同时,要坚持高线,强化以德治党,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和道德教育,着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要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为政者的官德建设,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如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正心修身等。构建从严治党道德体系,必须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以德治党的重要资源。

  范三国:以德治党必须突出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征,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全面梳理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中的道德要求,使党组织和党员遵有所循、行有所止。以德治党,要求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还要善于从社会实践中汲取道德营养,及时将人民群众普遍的道德意愿和生动的道德实践,提升到从严治党道德体系中,夯实以德治党的群众根基。

  张凯盈:要通过以德治党,使道德成为党员干部内心的法纪,时时处处用高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把以德治党从上到下落实到基层,虚功实做,把纪律挺起来,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拉清单、建机制、搞巡查、硬考核,把以德治党责任层层传导和落实到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各级纪委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围绕“四种形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道德认知缺位等问题要抓早抓小、及时提醒,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促使其幡然醒悟。对个别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党员干部,要查清违纪事实,坚决将其清除出党的队伍。 (张由涛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