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观察
特别关注 跟上中央要求 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
特稿
专题 坚决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
论坛
时评
锐评
“四风”问题监督哨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观察
特别关注 跟上中央要求 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
特稿
专题 坚决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
论坛
时评
锐评
“四风”问题监督哨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人物小传
陈卓毅,1909年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首富陈氏家族。1935年,他考入日本东京法肆大学。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陈卓毅与张为先、丁宜三位东北名门望族子弟在日本创建“东京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37年,陈卓毅回国后,党组织派北方局东北军第53军工作委员会孙志远和他秘密接触,形成单线联系。1940年,陈卓毅被确定为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40”号特工,对内称“陈卓毅组”。
1942年初,打入日军的内线紧急报告中央社会部,得到一条绝密情报:华北日军准备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行动,但日期、规模尚不清楚。中央社会部高度重视这一情报,命令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动用一切情报系统、情报关系,搞清日军的行动计划。
初春的一天,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部长许建国、情报科科长谢甫生在天津一家煤球厂和陈卓毅秘密见面。一见到两位领导,陈卓毅马上产生了一种预感:任务绝对非同小可。许建国部长详细地向他传达了中央社会部的紧急指示,要求他动用一切关系,打探日军行动情报。听完后,陈卓毅的脑海里飞速地筛选着各种社会关系,寻找可能利用的人选。最后,锁定在留日老同学、日军华北警备司令部彭副官的身上。
听了陈卓毅的想法,谢甫生觉得很好,但还是提醒道:彭副官是今后获取日军情报的一个重要渠道,绝不能为了搞这次情报把他推向绝路,断了我们以后的情报来源。此外,各情报组之间绝对不能发生横向的关系,单线行动、单线汇报,绝对保密。
日军华北警备司令部设在河北保定,由于石门市(今石家庄市)日军特高科科长黑田已经对陈卓毅有所怀疑,他不便以留日同学的名义去见彭副官。怎样才能尽快套出情报呢?这成了陈卓毅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机会来了。
在一次留日同学的聚会上,来了个日本艺妓。听同学讲,这名艺妓与日军司令部高级军官关系密切,可以随便出入日军司令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卓毅听罢,彬彬有礼地走上前,与这名艺妓聊起天来。交谈中,陈卓毅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透露出一大堆的“利好”消息。日本艺妓得知:眼前这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中国男士,不但是留日学生,还当过石门市代理市长兼社会局局长、石门正报社社长,叔叔是奉天首富,自己在北平也有大买卖。日本艺妓很高兴认识陈卓毅,对他毫无戒心。
聚会过后,陈卓毅赶紧向谢甫生汇报了自己的打算:通过日本艺妓,进入日军华北警备司令部,面见彭副官,套出日军行动情报。谢甫生批准了这个计划。
几天之后,陈卓毅在这名艺妓的引领下,顺利见到了彭副官。老同学相见分外兴奋,聊天叙旧。他一点不问司令部的事儿,彭副官也压根儿不说军情大事。
时间不短了,临近告别,陈卓毅按照事先的设计,巧妙地说:“咱们同学聚会,你老缺席,大家都有意见了!你什么时候到北平和同学聚会呀?”听了昔日同窗好友的邀请,彭副官面露难色地说:“老同学你不知道,我不是不想去。最近司令部规定谁都不准请假出门,我这儿也是没法子。”
陈卓毅没有继续追问,起身告辞,在靠门口的日文记事板上看到了两个让他不能忘记的字——“五一”。到了走廊里,看四周无人,彭副官压低声音悄悄地对他说:“你最近可不要到处乱走,就在北平待着吧!”陈卓毅随口答道:“我能去哪儿?就在北平做生意呗!”
凭着情报人员的职业警觉,陈卓毅迅速地将彭副官的暗示与“五一”二字联系在一起,心情既紧张又激动,这就是他想要的重要情报。刻不容缓,他连夜赶到天津向谢甫生报告:日军对冀中根据地的行动大约在1942年5月1日前后。
经过细致分析,并综合几个情报小组的消息,许建国部长同意陈卓毅的判断,并立即向中央社会部汇报。部里认为:这个情报从日军巢穴所得,可信度高,日军的行动有可能在5月1日。
果然,1942年5月1日,疯狂的“五一”大扫荡开始了。由于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向中央提供了准确情报,根据地的政府机关、电台、医院、学校、幼儿园及兵工厂得到了有效保护,损失降到了最小,陈卓毅情报组也因此获得中央的褒奖。(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