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权威发布
本刊观察
学习资料
工作落实
本刊专稿
时评
文苑
社论
权威发布
本刊观察
学习资料
工作落实
本刊专稿
时评
文苑
岁末年初,亲朋好友相聚令人愉悦,可在基层,却有人打起了歪主意。纪委声望高,聚会时能请到纪检监察干部,显得上档次。基层人际圈闭塞狭小,拐弯抹角都沾亲带故,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下来。结果,到月底结账时,某基层单位财务室出现一张餐费发票,报销事由是“纪委某领导前来指导工作”。到受处理时,纪检监察干部委屈极了,可饭确实吃了,也确实用公款报销了,谁说得清呢?
在“三公”经费严格控制,无数双眼睛全天候紧盯,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被点名通报的高压态势下,很多基层干部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公款大吃大喝,但想吃想喝、想拉关系的人仍然不少。吃饭拽上纪委的熟人,不仅可以撑场面,到报销时,单位一把手看见“纪委”二字,一般就大开绿灯。即使事后有审计、财政部门的检查,但由于“纪委”护身符的作用,一般会不了了之。这个过程,夹杂私心的基层干部一举多得,只有稀里糊涂充当了“配角”的纪检监察干部一直蒙在鼓里。
这不是编故事,类似的事在基层并不少见。这一方面反映出仍有不安分的党员干部蠢蠢欲动,另辟蹊径顶风违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律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他们误以为只要不触碰中午饮酒、带彩娱乐、以案谋私等高压红线,平时隔三差五和“三朋四友”吃吃喝喝是无伤大雅的“小节”。即使因公款吃喝出了问题,也不会“自家人查自家人”,更不会想到“饭局中还设有局”。再加上各类媒体对反腐成效一边倒的赞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思想防线有所松懈,一厢情愿地认为“强大震慑之下,没有人敢再顶风违纪”,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纪委威信越高,纪检监察干部就越容易成为腐蚀拉拢和妄加利用的对象。王岐山同志一再告诫,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谨记,没有抹不开的面子,没有推不掉的人情,只有铁一般的纪律。(张贻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