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2期

社论

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权威发布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依法治国 依规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本刊观察

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

在这里寻找答案

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重点干些啥

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

猛药去疴惩腐恶

追逃追赃 再发利箭

能否打得赢 “三转”是关键

 

学习资料

习近平论规矩

关于规矩的经典论述

 

工作落实

踩着不变的步伐,前进!

党纪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净化政治生态 实现弊革风清

巡视工作与纪律审查相融合共发力

切实加大惩治腐败力度

确保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地生根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以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履职尽责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担起维护纪律和规矩的责任

保持三个态势 加强三大建设

全力保障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到实处

清醒认识形势 聚焦中心任务

做政治纪律的坚决捍卫者和模范遵守者

抓住“牛鼻子”从严压实责任

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深化改革落实依规治党新要求

担负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在新常态下落实从严治党任务

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

突出重点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本刊专稿

既解渴更管用实用

 

时评

不负使命 唯有担当

立规者不守规怎么行

“守规矩”莫进“小圈子”

县委书记管好自己远不够

“难缠小鬼”为何还不收敛

千万别抹不开面子

 

文苑

廉能俱佳的于成龙

收获更多的“谢谢”

过去这一年 

廉能俱佳的于成龙
1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一代廉吏于成龙病逝在任上。他去世后,“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康熙皇帝也深为感动,称他“实天下廉吏第一”,并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能够得到百姓爱戴和皇帝称赞,对于成龙来说,是对其一生清廉爱民的最好写照。但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清官,在2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他辗转任职多地,曾3次被举荐为“卓异”,表现出超强的治理能力。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他任广西罗城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当时广西归附清廷不久,经济凋敝,生齿不繁,县域内盗贼横行。于成龙在罗城干了7年,鼓励垦荒,减轻徭役,肃清盗贼,罗城大治。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他署理武昌知府,主持政务。时值三藩叛乱,吴三桂派部将到湖北制造暴乱,加之当地官员举动失措,激发民变,局面大乱。于成龙广发安民告示,疏导百姓归家,缓和事态,还只身进入乱民聚集的山寨中说降,不到1个月便平息民变。随后调任黄州知府,当时黄州民变四起,多支盗贼拥兵数千,互相声援,声势远超武昌。官员纷纷主张弃守,于成龙力排众议,表示决不放弃黄州,并组织乡勇主动出击,大获全胜。24天内平定民变,稳定了黄州的局势。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升任福建按察使。当时清廷为防台湾郑经侵扰,执行海禁。许多百姓出于生计,通海经商,被捕入狱,株连甚广,一时人人自危。于成龙仔细甄别,释放百姓,不予追究,为福建营造了安定的政治氛围,稳定了民心。

  垦荒、安民、除暴、慎刑  纵观于成龙的事迹,恰如其为福建按察使时,福建巡抚对他的考评——“廉能第一”。廉能,即清廉且能干。考察一个官员的政治品格,“廉”和“能”是两个重要方面,但两者又有区别。“廉”是内向性的政治属性,是官员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属于修身齐家的范畴;而“能”则是外向性的政治动作,是体制、百姓对官员的要求和官员个人的政治努力,属于治国平天下的范畴。相对于只廉不能,又廉又能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廉洁。

  我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褒扬品行端庄操守严谨的官员,以树立良好的政治风气,但在廉、能二者之间的选择上,还是有所区别。康熙皇帝就曾清楚地表达过操守与能力之间的差别:“大臣则自有大臣之体,当行有益于地方民生之事,非徒尚操守而已。”如果一个官员只是廉洁自律而不能有所作为,“譬如木偶泥人,纵勺水不入口,安所用之?”晚于于成龙又同是清官的张伯行,虽操守廉洁,但能力不足。康熙曾批评他担任江苏巡抚数年,未能移风易俗,甚至民生也日渐艰苦,“米价初只七钱,今长至一两六七钱,民食维艰。”所以,康熙只褒扬张伯行“操守为天下清官第一”,而于成龙则是“实天下廉吏第一”。在我国传统话语体系中,与官相比,吏的属性更为务实,也就是说,于成龙是兼具廉能二者,均为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政治上的正本清源,在全社会极大地凝心聚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预期。中央零容忍高压惩腐,推出负面清单模式简政放权,依法治国衡平法治,三管齐下使得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新常态。但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足的危险一直存在。特别是一些干部墨守成规,思想上存在困惑疑虑,做事畏首畏尾,不敢大胆探索尝试,甚至出现为官不为的消极现象,这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意志和勇气背道而驰。能力不足,自可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但如果连敢想敢干的精神都没有,又谈何提升能力?

  在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同志集体观看了《廉吏于成龙》,引起舆论的关注和群众的热议。其实,与其探讨这背后所释放的信号,倒不如让我们的干部以史为鉴,积极向于成龙学习。既学习他严以修身、严于律己的严格操守,更要学习他踏实肯干、敢于突破的实干精神,变被动廉洁为主动廉洁,真正为全面深化改革尽心尽力。(柴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