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0期

社论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

要文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体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专题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学习贯彻党章是第一位的要求

补足精神之“钙”才能立根固本

平常时候就要看得出来

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是党员就要遵守纪律服从组织

言行一致是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体现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

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正能量

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

党员履行义务要坚持高标准远离底线

背离党章必入歧途

穿越历史的永恒追求

特别关注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 多管齐下 有效治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透视

深化问题整改 着力建章立制

案例:充当保护伞 终致陷囹圄

半月杂谈

停不下的脚步 打不乱的节奏

燕阁观察

涵养家风文化

清风时评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需在“回头看”中坚持深化

不能让“近亲繁殖”侵蚀群众获得感

反腐红利不是只有分钱那么简单

实践“四种形态”,对违纪干部不能一处了之

锐评

一组

巡视

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四风”监督哨

随俗岂能越界 公款“敬烟”被查

宴请藏进敬老院 面子绊倒任性官

两个责任

压实责任要传导压力强化问责

释疑答问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施行后涉及执纪审理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如何认定处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行为”

广角

以挺纪在前为方向加快纪律审查转型

图片新闻

工作通讯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疑字诀”小议

孔子:为政以德

欧阳修诫子:玉不琢 不成器

“出”与“各”:挺身而出,经世济民

历史回放

夏明翰:誓将真理传人寰

 
实践“四种形态”,对违纪干部不能一处了之
陈峰
首页
1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媒体近日报道,湖北襄阳三名受处分的干部在组织的教育帮助下,成为知错就改、知耻后勇的典型。事实说明,加强对违纪干部的教育管理,给他们悔过自新的机会,不仅能够帮助违纪干部重新出发,也能够更好地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当前,在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的情况下,受党纪轻处分或组织处理的干部会成为违纪干部的大多数,拿襄阳市来说,2015年就有1858名干部受到组织处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难免犯错,如何对待犯错的干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同志讲过,“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对待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同时要尽最大努力进行教育挽救,这样才能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良好效果,体现组织对干部的关心爱护。

  当前,一些单位在对待违纪干部的问题上,要么认为干部犯点小错,没什么大不了,采取姑息迁就、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这些干部越滑越远,越陷越深;要么认为违纪干部给单位“丢了脸面”、“拖了后腿”,一棍子打死,揪住辫子不放,久而久之,让这些干部成了“在职闲人”、自暴自弃的“病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对待违纪干部,根据党纪法规“罚当其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但另一方面,加强对违纪干部的后续管理,为知错能改的干部留出发展空间,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左传》说,“不以一眚掩大德”。当前,也应当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评价干部,不因一时犯错就认为一无是处,要让违纪干部在改正后有出路有前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时候,干部犯错误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经验。

  让违纪干部“再出发”,组织应当有担当、有作为,既不能简单地一处了之,也不能只是袖手旁观。正确的态度是,一要看,二要帮。要仔细甄别干部是不是深刻认识错误,切实改正缺点,及时伸出手扶一把,帮助其回归正途。不能忽视对违纪干部的继续教育、监督和管理,在确认他们彻底改过以后量才而用,适时委以职责担当,使他们遇挫后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坚持按规则和程序办事。对于犯错干部是否彻底改正错误、能否重新推荐使用、处分后多久才能任用,不能凭主观印象,也不能由某个人说了算。应建立犯错干部的评价考核、教育管理、任免使用等方面的科学机制,并坚持公开透明,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既要坚决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也要打通违纪干部重新出发的通道。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知错能改的干部,组织当然欢迎、接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