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0期

社论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

要文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体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专题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学习贯彻党章是第一位的要求

补足精神之“钙”才能立根固本

平常时候就要看得出来

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是党员就要遵守纪律服从组织

言行一致是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体现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

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正能量

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

党员履行义务要坚持高标准远离底线

背离党章必入歧途

穿越历史的永恒追求

特别关注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 多管齐下 有效治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透视

深化问题整改 着力建章立制

案例:充当保护伞 终致陷囹圄

半月杂谈

停不下的脚步 打不乱的节奏

燕阁观察

涵养家风文化

清风时评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需在“回头看”中坚持深化

不能让“近亲繁殖”侵蚀群众获得感

反腐红利不是只有分钱那么简单

实践“四种形态”,对违纪干部不能一处了之

锐评

一组

巡视

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四风”监督哨

随俗岂能越界 公款“敬烟”被查

宴请藏进敬老院 面子绊倒任性官

两个责任

压实责任要传导压力强化问责

释疑答问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施行后涉及执纪审理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如何认定处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行为”

广角

以挺纪在前为方向加快纪律审查转型

图片新闻

工作通讯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疑字诀”小议

孔子:为政以德

欧阳修诫子:玉不琢 不成器

“出”与“各”:挺身而出,经世济民

历史回放

夏明翰:誓将真理传人寰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首页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重要讲话学习体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纪委书记 刘向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明确提出了管党治党的新要求,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遵循,为管好党、治好党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总书记不但深刻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而且对管党治党从“全面”、“严”、“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坚持不懈抓下去,管党治党才能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鲜明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之后,总书记又一次作出“永远在路上”的重要判断。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试出了人心向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但党内有些人对从严治党感到不适应,各种希望松一点、宽一点的说法都有。对此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依然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贯要求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委书记要管。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全面领导责任。”2014年1月,他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讲到,“为什么要强调党委负主体责任?是因为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责任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2015年10月,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认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极端重要性,牢记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

  兵团党委坚持党要管党,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落到实处。制定印发《兵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责任清单》,确保“两个责任”落实有内容有抓手。为加强社会和群众监督,兵团纪委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成为常态。

  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要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管党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建设、管理、监督之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抓早抓小,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觉同一切违纪行为作斗争。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要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

  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贯彻总书记这一要求,就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实践好“四种形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严明政治纪律。“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当前,在遵守政治纪律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的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三令五申的要求,阳奉阴违甚至搞非组织活动,公开发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言论;有的党组织觉得政治纪律是“软”的、“虚”的,对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行不在意、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更谈不上查处。严明政治纪律,要引导、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时刻严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除了健全完善制度,扎牢党纪党规笼子外,还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抓好全体党员和领导班子的纪律学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辅导等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开展纪律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自觉性。在实践中要把学习贯彻《党章》《准则》《条例》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

  兵团纪委在开展纪律教育活动中,积极办好党风廉政建设专栏,编印《兵团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警示录》《兵团部分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忏悔录》,制作兵团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积极营造风清气正、遵规向善良好氛围。

  狠抓执纪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坚持纪严于法,实现纪法分开,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纪律为尺子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各级党组织要克服惯性思维,以纪律为戒尺,善于用纪律这把尺子来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依纪监督、从严执纪,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管党治党既靠制度规范,也靠道德引领,二者一刚一柔,只有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和教育的各自优势,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发展。

  要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如果在现实中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要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识别干部,“要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不知人之短,不识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要关注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工作表现,也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作风和情趣。要使品德端正的干部受到褒奖和重用、品行低劣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