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文
学习体会
专题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特别关注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巡视
“四风”监督哨
两个责任
释疑答问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施行后涉及执纪审理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文
学习体会
专题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特别关注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巡视
“四风”监督哨
两个责任
释疑答问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施行后涉及执纪审理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永远在路上”,是关注正风反腐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仔细琢磨,党中央使用的这一平实表述其实大有深意,透着冷静和清醒,饱含意志和决心,还折射出自信和笃定。
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公开发表。形势怎么看,责任怎么担,工作怎么干,都讲得明明白白。一些鲜明措辞广受关注,比如,“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反腐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很多人注意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共做了四次重要讲话,每次都会点一些极富现实针对性的问题,都会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其中不仅有当年管党治党的重点工作,贯通起来看,还呈现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的过程,反映了党中央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通盘考虑。贯穿始终的是旗帜鲜明的态度,正如此次讲话中以“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断然封堵了正风反腐变松懈的可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庄严宣示,是对所有反腐杂音噪音最响亮的回答。
在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朝既定目标前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就是一次坚定迈进。5月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五一端午期间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公布115起违纪问题,指名道姓曝光党员干部162人。如果对数字无感,那要是突然发现熟悉的名字呢?前不久,一位记者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典型案例通报,并点评“居然有一个前同事赫然在列。”这样遇见“熟人”,啥感觉?反正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是“违纪不遥远,执纪在身边。”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三年多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已近8万,党风政风乃至社风民风明显好转。坚持坚持再坚持,量变到质变终会实现。当然,也得清醒,眼下还有人不收敛不知止。通报中那些忍不住的吃喝,停不了的公车,背后还是刹不住的幻想,总觉得世界那么大,倒霉的未必是我。这也不奇怪,要不怎么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呢?党中央每谈作风建设,必强调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正是为此。
决心不变,行动在不断微调中更新升级。中央纪委在部署今年“五一”、端午节日期间纠正“四风”工作时,强调对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等行为,从严查处;派驻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的纪检机构开始对驻在部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组织“回头看”;中央纪委梳理了举报常见的六种问题,教群众怎么写一封能“派上用场”的举报信,还通过公开“追踪一封‘四风’网络举报件办理过程”,回应群众对监督的疑虑……如此对“四风”形成合力整治之势,根本是不可能停的节奏。王岐山同志说过多次,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认准正确方向,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侥幸的人,还不醒吗?
值得关注的还有,军队纪律建设深入推进。5月5日,中国军网报道,中央军委采取单独派驻和联合派驻的方式,共向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派驻10个纪检组。实行派驻监督在解放军历史上是第一次。军队派驻纪检组正式进入监督序列,标志着解放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又向前推进一步。
备受瞩目的中国经济交出了2016年一季度的成绩单,GDP同比增长6.7%,增速位居世界前列;3月,出口实现9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外汇储备结束四连跌,4月再度小幅增加。事实面前,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尽显苍白,但就此断言中国经济实现触底反弹,也未免过于乐观。其实,无论外界唱衰也好,唱多也好,都无法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这一事实,也不能掩盖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困难依然很多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有定力,有信心,淡定不慌,排除干扰,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心一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也永远在路上。
因长篇小说《白鹿原》而享誉文坛的大家陈忠实于4月29日病逝。陈忠实曾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专访,并写下“将入党时庄严宣誓的誓言永记心间”的留言。在那次访谈中,陈忠实自言对十八大以来的从严治党“感动,又感慨”。他说,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我党的党性党风就会一代一代传承,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的也是可靠的保证”。
诚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