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0期

社论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

要文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体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专题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尊崇党章,从履行党员义务做起

学习贯彻党章是第一位的要求

补足精神之“钙”才能立根固本

平常时候就要看得出来

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是党员就要遵守纪律服从组织

言行一致是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体现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

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正能量

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

党员履行义务要坚持高标准远离底线

背离党章必入歧途

穿越历史的永恒追求

特别关注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聚焦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 多管齐下 有效治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腐败问题透视

深化问题整改 着力建章立制

案例:充当保护伞 终致陷囹圄

半月杂谈

停不下的脚步 打不乱的节奏

燕阁观察

涵养家风文化

清风时评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需在“回头看”中坚持深化

不能让“近亲繁殖”侵蚀群众获得感

反腐红利不是只有分钱那么简单

实践“四种形态”,对违纪干部不能一处了之

锐评

一组

巡视

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四风”监督哨

随俗岂能越界 公款“敬烟”被查

宴请藏进敬老院 面子绊倒任性官

两个责任

压实责任要传导压力强化问责

释疑答问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施行后涉及执纪审理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如何认定处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行为”

广角

以挺纪在前为方向加快纪律审查转型

图片新闻

工作通讯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疑字诀”小议

孔子:为政以德

欧阳修诫子:玉不琢 不成器

“出”与“各”:挺身而出,经世济民

历史回放

夏明翰:誓将真理传人寰

 
宴请藏进敬老院 面子绊倒任性官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敬老院院长公款吃喝被查处
嬴纪宣
首页
1

  2016年2月26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纪委通报了羊里镇一起顶风违纪典型问题。2015年10月至12月,羊里镇敬老院院长孙慎伟在敬老院食堂,先后四次违规用公款宴请与公务接待无关的同事和朋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孙慎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项予以退赔。

  2013年9月,孙慎伟从羊里镇信访办主任调任镇敬老院院长。当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到一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正风反腐。孙慎伟新官上任,刚刚掌握财务签字权,尚不敢越雷池半步。

  相对信访工作,在敬老院工作比较清闲,慢慢地孙慎伟与老同事、老朋友的交往多了起来。时间一长,同事圈、朋友圈里渐渐有了“院长是一院之长,是一把手”之类的声音,听得多了,孙慎伟心里开始变得飘飘然,要面子、摆架子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加上孙慎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家里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事需要帮忙,于是联络关系、拓展人脉在他眼里显得更加重要。

  2015年10月21日,孙慎伟邀请晚间值班的羊里镇2名镇机关干部等4人到敬老院食堂就餐,席间谈天说地、互相吹捧,孙慎伟从中感受到了被放大的尊重。有了第一次的满足,孙慎伟公款吃喝、宴请朋友的行为变得胆大起来。2015年12月6日,羊里镇举办村“两委”班子培训班,中午时分,孙慎伟把孙王石村3名“两委”成员请到了敬老院食堂,着实在同村人面前潇洒了一把。2015年12月24日中午,孙王石村两名村民到敬老院找孙慎伟商量续族谱事宜,孙慎伟又在敬老院食堂安排吃喝,而且这次更把酒水摆上了饭桌。2015年12月30日中午,羊里镇4名机关干部到敬老院拷贝资料,孙慎伟再次在敬老院食堂设宴招待。

  收到群众反映孙慎伟公款吃喝问题的信访件后,莱城区纪委于2016年2月17日启动初核程序,2月19日对孙慎伟涉嫌公款吃喝问题予以立案审查。在铁的证据面前,孙慎伟对违纪事实签字认可,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省。

 

  剖析警示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现实工作、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为了显摆自己,拿着公款嘚瑟,把本该由个人承担的支出,用公款买单,心中缺少纪律这根弦。

  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有的党员干部,有点权力就不知道姓啥、就任性。诸如私人吃喝公款报销,家属办私事公车接送,等等。忘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忘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纪律要求。心中无戒,就要受戒,党员干部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不忘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纪律要求。

  公款属于国家和人民,一分一厘都要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党员干部要给自己的思想戴上紧箍咒,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面子放在身后,做到用权不任性。同时,党员干部也要时刻意识到监督无处不在,任凭公款吃喝等问题再怎么转入青纱帐,穿上隐身衣,也瞒不过群众监督和执纪监督的雪亮眼睛,千万三思而后行,否则糊涂一时,便会后悔终身,除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更会受到群众的疏远和唾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