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13期

社论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新时代  新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论述——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

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实践思考

正风深一度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澄清不正之风背后的错误认识  
写在前面

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小节”——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毛胜

清风正气才是发展动力——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旭

改进作风没有例外——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

兰台论策

综合发力提升办案质效·之一
打通办案与治理监督教育形成闭环的堵点

案件查办推动行业领域深化改革

“查改治”如何贯通发力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

一得之见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提高派驻监督效能

感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书记说纪

同查同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阻断风腐演变路径

消除风腐“污染源”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题

以审明理

聚焦三个重点认定处理“快递送礼”问题

小新说纪

“快递送礼”现形记

正风反腐在身边

湖北荆州  升降之间让医疗更好服务百姓

监督护航检查检验结果“保鲜”更“保值”

从费钱又费事到省力又省时

让检查检验单“一纸通行”

图说纪事

马背上的监督服务队

实招集萃

聚焦主业敢于动真碰硬

健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闭环监督擦亮派驻探头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名城话廉

眉山  浩然诗书城  廉脉承千载

走进展览

器缄千古训  文蕴廉洁魂——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廉洁基因

廉脉千载  于斯为盛——品读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

明德风苑

常沙娜  敦煌美学的守护传承与世纪见证

知行话题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清除错误思想观念 

评论

切实抓好修改后《监察法》及《条例》的学习贯彻

清风正气才是发展动力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旭 

本刊记者  陈杨

1

  记者:作为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您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您认为,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来看,严查违规吃喝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对保护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会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张旭:严查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是切除寄生在权力上的“毒瘤型消费”。这些现象本质是权力的违规“变现”,企业被迫将资源用于搞关系而非提升产品竞争力,徒增交易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或吞噬利润。它扭曲市场信号,让酒桌文化而非产品质量决定胜负,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反而被边缘化。清风正气斩断的是依附权力的灰色利益链,让企业聚焦创新与效率,这才是市场长久繁荣的健康根基。因此,加强作风建设有助于清除市场“血栓”,疏通公平竞争的“大动脉”。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个方面必须一体化把握,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点而忽视了另一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都要以法律法规为基本准绳,不能违规“出圈”“破窗”。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本身就是违纪违法行为,打击和惩处这些行为,是法治精神的体现,容不得讨价还价。寻求灰色地带、获取灰色收益甚至黑色收益,这不是促进消费,而是对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能够各得其所,需要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借助特权、私相授受,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只有各市场主体在法律法规保障的公平竞争环境下,才能发挥才智、各显其能,形成良性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向上向好发展。

  记者: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中,还会聚焦查处脱离实际定政策、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在您看来,这些举措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正向效应?可否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实践加以分析解读?

  张旭:整治“拍脑袋决策”“盲目铺摊子”“为官不为”等作风顽疾,对经济是明显利好。脱离实际的“盆景政策”、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是典型的资源错配和财富浪费。不担当不作为则大幅推高制度性交易成本,消耗企业时间与信心。作风整治,推动干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意味着政策更契合市场规律、项目更注重长期效益、服务更精准高效。结果必然是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社会资本投向更优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而这正是经济行稳致远的核心动能。加强作风建设在此,是挤掉发展“水分”,夯实增长“硬支撑”。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脱离实际定政策、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没有把增进人民福祉当做目标和任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形式主义导致的结果是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注重GDP的增长而忽视了人民福祉的提高、注重文牍留痕而忽视了效率的提高,最终影响整体社会福利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记者:能否用理论或历史经验阐明,规范秩序营造清风正气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张旭:历史反复证明,缺乏规则约束的“野蛮生长”,终将陷入混乱与衰退。制度经济学揭示,明晰、公正的规则是降低交易成本、激励创新的基石。严管党员干部作风,遏制权力滥用和资源私相授受,就是在筑牢公平竞争的基石。试想,若项目审批靠勾兑、资源获取凭关系,谁还愿潜心创新?优质企业如何生长?清风正气营造的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才是吸引长期投资、激发市场活力的“阳光雨露”。作风建设在此,是为发展列车铺设“规则轨道”,确保其高速且安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牢固树立清风正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前提的理念。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本身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宝贵经验也有教训。必须清醒冷静地认识到,作风建设一旦出现了宽松软,就会给事业发展造成巨大阻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够具备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底色,积极主动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记者:“影响发展论”背后是否是对所谓“老经验”“老套路”的思想依赖?如何消除这一错误认识,降低其在实践中的危害?如何正确认识“规则护航发展”的深层逻辑,强化对新征程上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的认同?

  张旭:“影响发展论”中的“发展”被窄化为短期增速或局部利益,是典型的“伪效率”,如通过行贿快速拿地、污染环境压低成本。“真发展”则是在公平规则下,通过技术进步、管理优化、满足真实需求来提升效率,是增长成果可共享、资源环境可承载、发展动力可持续。“影响发展论”其逻辑谬误在于将不受约束的短期速效等同于“真发展”,本质是“效率至上”的狭隘与短视。靠特权、违规换来的“效率”,破坏的是市场公平的根基。这种思维隐含了发展可凌驾于规则之上的危险优先级,仿佛为了增长目标,手段可以不论。其系统性风险极大,规则失效带来竞争失序,然后创新窒息进而结构失衡,最终发展不可持续甚至崩盘。我们常说的,如金融泡沫、环境债务、信任危机等就是典型的牺牲规则追求速度积累的巨大风险。加强作风建设、严管违规行为、划清政商界限,正是为了挤出“伪效率”水分,拆除这些“定时炸弹”,保障资源流向能创造“真发展”的领域,推动发展模式向高质量跃升,守护发展的长远未来。作风建设在此,有利于校准发展航向,驶向更广阔、更可持续的蓝海。

  新发展理念其内涵天然要求强化规则约束。“规则护航发展”的深层逻辑在于,清风正气本身就是最优质的发展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它如同阳光和空气,看似无形,却至关重要。严明的纪律规矩降低不确定性,明确边界,让市场主体无需为“潜规则”支付额外成本,安心搞经营、谋创新;保障公平性,确保机会平等,让“优等生”脱颖而出,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堵住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漏洞,防止经济肌体被“腐蚀”;涵养长期信心,塑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吸引长期资本和人才。

  推动发展理念升级要构建长效机制。根治“影响发展论”的实践危害,要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发展进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护航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在制度层面,推行阳光交易等平台阻断资源私授,建立政策不可行性论证机制遏制盲目决策,以刚性规则约束压缩权力任性空间;在理念层面,推动发展观从“速度崇拜”转向“耐力竞赛”,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进化”,使新发展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在文化层面,弘扬合规创造价值的市场伦理,培塑清风正气是最好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唯有以纪律“清淤排毒”、以规则“筑渠引水”,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从这个意义上看,严管严抓作风建设是转型升级的“换挡杆”,以规则确定性激发创新爆发力,将党的纪律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胜势。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以规则的确定性对冲市场的不确定性,以纪律的严要求激发创新的强动能,这是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底气。认同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认同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未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