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查检验,是医务人员对患者作出准确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一段时间以来,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无法互认,给群众就医带来了很多负担。2023年以来,荆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减少重复医学检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市卫健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全力攻坚,以系列举措让群众就医体验焕然一新。
牢记群众期盼,强化互认理念。为了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荆州市聚焦“怎样认”明确工作路径。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印发《荆州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为互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市放射、检验质控中心迅速行动,完成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互认资格的认定,为互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标准先行,确保“能认”无忧。为了让互认工作更加顺畅,荆州市聚焦“无法认”的难题,制定详细的互认标准。市卫健委出台工作方案明确互认项目和互认时限,经过两轮互认资质核定,全市3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互认项目明细一一明确,确保互认工作的可操作性。2025年4月22日—25日,市卫健委组织市检验、影像质控中心开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新增项目认定工作,全市检查项目扩增103项、达到297项,检验项目扩增23项、达到137项。
科技赋能互认,实现一键共享。在信息化时代,荆州市聚焦“自动认”,大力建设互认平台。目前,全市3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已全部接入市互认平台,实现市域内线上互认,并完成互认平台对接省一级平台。依据患者身份信息,不同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一键调阅电子检查结果,大大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和费用。同时,市互认平台系统已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设置端口,下级单位医生可凭纸质结果或者电子结果在系统中手动录入互认情况。
严抓闭环管理,确保广泛互认。为了让互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卫健委着力优化互认平台流程设计,将互认模块作为病历记录的必备程序;新建完善了424项相关工作规范制度,构建了事前防范、事中审核、事后严查的监督制约机制。
如今在荆州,患者再也不用为重复检查检验而烦恼。有患者表示,“以前看同一种病,换一家医院就要重新做一遍检查,既费钱又费事。现在检查结果可以互认,既省钱又省时,这个政策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