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初,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中,“一体”“统筹”“贯通”“联动”等体现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的词多次出现;2021年岁末,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推出的2021年度十大反腐热词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上榜。回顾一年来的正风肃纪反腐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定位,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持续深化“三不”一体推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强化协助职责,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在全面从严治党这项系统工程中,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二者是有机整体,需要贯通融合、一体落实。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协助职责、落实监督责任,督促党组织履行好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两个责任”一贯到底、形成合力。如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通过督促最高检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有力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得到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比前一年同期增幅明显。2021年,以推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落实为目的和契机,天津市纪委监委有关监督检查室利用4个月时间,实地走访联系地区和部门、派驻机构,深入掌握这些地区、部门“一把手”履责情况和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并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采取制发提示函、备忘书等形式逐一反馈、要求整改,进一步压实了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从实践来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牛鼻子”强化协助职责、落实监督责任,助推了“两个责任”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监督发现问题——督促发挥主体责任——协助推动主体责任发挥,在这样一条协同发力的链条中,“协助职责”就像一座桥,将“两个责任”贯通起来、形成合力。2021年初,上海浦东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区委明确将“防范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廉洁风险”列为重点廉洁风险防控项目。对此,浦东区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治理,牵头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组,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全流程廉洁风险防控。针对有关案件暴露出监狱系统存在的问题,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与司法部党组开展定期会商,就强化监狱管理主体责任、推进监狱系统反腐败斗争等提出监督建议,推动关口前移防范廉洁风险。实践证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推动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上下贯通,有力巩固了全党一起动手抓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局面。
——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随着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而形成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项监督”全覆盖总体格局,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彰显。2021年以来,各地着重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抓住“统”和“接”两个关键点,既“操其要于上”,也“分其详于下”,推动“四项监督”同步联动、一体推进。立足“统”的优势,以加强领导统筹各项监督。如山西省纪委常委会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制度,明确“四项监督”分工合作具体事宜,以健全领导体制和制度规范,为各项监督在决策、部署、指挥上实现统筹衔接夯实基础。发挥“接”的效能,实现监督成果共享、监督效能提升。如江苏省纪委监委构建了人员整合、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成果共享等4个方面的统筹衔接机制,促使各监督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实现“化学融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要我们把上上下下、条条块块都抓起来,就能织密党内监督之网”。以“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为载体,各地坚持系统观念、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部署政治监督、专项治理、巡视巡察整改监督等重点工作,推动信息、资源、力量和监督成果的共享共用,将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以案促改促治,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需要打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好以案促改促治这个有效载体。实践中,各地从监督办案开始,即同步谋划以案促改促治。如内蒙古自治区针对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严肃查处的同时,通过在全自治区彻查煤炭资源领域地方政策法规和文件、要求自治区干部填报涉煤事项等措施,使查办案件与教育干部、完善制度紧密结合。很多地方将专项治理作为督促案发地区和部门以案促改促治的有效抓手。如黑龙江省在查处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于飞等案时,跟进开展全省交通系统专项治理;江西省纪委监委将推动涉案遗留工程整改纳入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重要内容,指导督促涉案地区、单位及时止损挽损,避免工程“烂尾”。从各地实践来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注重有力清除“污染源”,又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得以不断释放。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系统优势、组织作用,在协作配合中形成强大合力。纪检监察机关本身是一个上下、左右、内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组织作用的彰显、系统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将系统各部分整体考量、统筹谋划。五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制度机制”,就是发挥纪检监察系统优势的具体体现,2021年来已被广泛实践。如前不久,在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原副司长桑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查处过程中,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筹指导下,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发挥熟悉被审查调查对象情况的信息资源优势,北京市纪委监委、西城区纪委监委发挥审查调查专业优势,为案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由“室”牵头抓总,“组”充实力量,“地”攻坚突破,各责任主体协作配合,做到了攥指成拳,形成了攻坚合力。当前,各方面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筹调度下,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伸出手”“向前迈半步”,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一年来,无论是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还是开展“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无论是推进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还是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系统优势、组织作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浸润其中,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逐步深化,使得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大为增强,更好地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使“三不”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