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进入新时代,面对仍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必须深刻认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的关系,重点突破、长期坚持、系统施治,深化风腐同查同治,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必须深刻把握由风及腐、从量变到质变的特点规律。一方面,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都源于党员干部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以及理想信念动摇,当党员干部丧失精神“钙质”,难以抵御权力和利益的诱惑,就会滋生风腐问题,通过滥用公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将私利凌驾于公利之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滋生也与政治生态恶化、制度漏洞及监督缺失等特定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政治生态恶化是风腐问题产生的基础性诱因,潜规则盛行、权力寻租空间扩大等不良政治生态直接为风腐问题提供温床;体制机制漏洞或执行不力导致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约;监督体系不完善或监督乏力则削弱对权力滥用的震慑,助长党员干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不正之风往往是腐败的“前奏”,大量案例表明,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并非一开始就大搞贪腐,而是从小事小节上失守,逐渐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形成由风及腐的路径依赖;腐败行为又通过权钱交易、利益输送强化不正之风的蔓延,形成“以腐养风”的恶性循环。风腐问题同根同源必然要求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确立同查同治的协同路径,破解实践中“以风盖腐”“重腐轻风”的治理短板。通过建构同查同治机制,将作风问题苗头与腐败深层次病灶同步处置,阻断从“破纪”到“破法”的演化链条;通过同时查找、治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风腐治理嵌入权力运行全周期,推动完善制度约束、监督体系等长效机制,铲除风腐交织问题的共性根源,从而实现查与治、正风和反腐的有机贯通。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全方位阻断风腐转化路径,为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筑牢根基。要精准打击、重点突破。紧盯重点问题、重点对象、重点领域,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深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挖细查“四风”问题背后隐藏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由“风”的线头扯出“腐”的线团。跟进监督“四风”新动向,及时发现和纠治不良苗头倾向,精准鉴别和整治容易演变为腐败的作风问题,做到以案查风、以案挖风、以案治风。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极易死灰复燃。必须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既要破除作风顽疾,又要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一刻不停惩治腐败,始终利剑高悬,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以系统观念和全局意识进行谋划和部署,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切断由风及腐的利益链,构建由腐纠风的工作链。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制度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等多种措施和手段,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要求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方面,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统筹协调,发挥出各项工作在防治腐败中的综合效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 郭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