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13期

社论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新时代  新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论述——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

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实践思考

正风深一度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澄清不正之风背后的错误认识  
写在前面

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小节”——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毛胜

清风正气才是发展动力——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旭

改进作风没有例外——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

兰台论策

综合发力提升办案质效·之一
打通办案与治理监督教育形成闭环的堵点

案件查办推动行业领域深化改革

“查改治”如何贯通发力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

一得之见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提高派驻监督效能

感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书记说纪

同查同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阻断风腐演变路径

消除风腐“污染源”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题

以审明理

聚焦三个重点认定处理“快递送礼”问题

小新说纪

“快递送礼”现形记

正风反腐在身边

湖北荆州  升降之间让医疗更好服务百姓

监督护航检查检验结果“保鲜”更“保值”

从费钱又费事到省力又省时

让检查检验单“一纸通行”

图说纪事

马背上的监督服务队

实招集萃

聚焦主业敢于动真碰硬

健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闭环监督擦亮派驻探头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名城话廉

眉山  浩然诗书城  廉脉承千载

走进展览

器缄千古训  文蕴廉洁魂——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廉洁基因

廉脉千载  于斯为盛——品读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

明德风苑

常沙娜  敦煌美学的守护传承与世纪见证

知行话题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清除错误思想观念 

评论

切实抓好修改后《监察法》及《条例》的学习贯彻

廉脉千载 于斯为盛 

——品读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

毛直姿   李丹


1

  “千年廉脉——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岳阳站巡展设置了廉脉传承、廉墨清风等5个特色展区,观众可从“廉脉传承”的历史源头出发,在“廉墨清风”中触摸字里行间的铮铮风骨,让“廉润我心”的清泉洗涤心灵,感受“廉以化人”的教化力量,最终在“岳阳特色展区”遇见洞庭湖畔的清风明月。展览甄选了《楚辞章句》《史记》等16部湖湘珍贵典籍(刻本),《曾国藩年谱》《左宗棠信札》等7部湖湘名人手札、手迹,以及《湘阴毛塘任氏族谱》等3部湖湘名人家风、家训、家规和12幅书法家廉洁文化墨宝进行展出。跨越千年时光,泛黄的书页满载着湖湘士人的风骨、廉吏的操守、文人的气节,化作清风廉韵,徐徐拂在观展者心田。

  岳阳市图书馆外景

  展厅中央,点、横、撇、捺,重重笔画经投影而成“廉”,在光影交错间,静静诉说着笔尖之下的廉脉传承。据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屈原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忧国爱民的为民情怀,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士人。影印本《贾太傅新书》中,体现的是长沙王太傅贾谊提出的“民本”廉政思想,他主张人民是政治之本,是国之本、君之本、吏之本。又如永州司马柳宗元,清刻本《河东先生全集录》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其在永州所作,他所提出的“吏为民役”在其生活的朝代更是迥异于流俗。明代珍贵善本《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囊括了周敦颐不媚权贵、清廉自守的重要思想。其爱莲思想源自屈子,同为湖湘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廉洁基因。

  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近代史上,一大批湖南人纷纷走上了历史舞台。稿本《曾国藩年谱》完整地记录了曾国藩的所思所为,“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劝诫子孙“不可忘寒士家风”“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有史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将正气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岳阳湘阴的左宗棠就以正气名扬四海。廉墨清风展厅里,左宗棠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分外引人注目,其用笔沉着老练,有北碑遗意,结构形体奇巧,功力甚深,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左宗棠不仅在疆场上屡立奇功,也是一位以“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自期的清廉官员。流连于左宗棠展柜,细读他写给四个儿子的家书,不难发现大都是教育他们如何勤俭持家、耕读为本、乐善好施,不要沾染纨绔子弟陋习。1876年,他在给次子孝宽信中说:“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原来,他的廉金主要用于救济灾民、体恤部属、垫付军饷、兴办教育、刊刻图书、兴修水利、修筑道路、购买西洋武器等。在世风日下的晚清,左宗棠的廉洁自律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展厅内景

  与左公并为“大清三杰”的彭玉麟,一生“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在那个皓首仕进的年代,他六次面对高官,以才力不胜而坚辞不就;但在国家有难时却又挺身而出,不避艰险,勇于任事,他晚年为抵抗法国侵略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中法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没有战败的反侵略战争。彭玉麟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他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对违法害民的行为则深恶痛切,他严禁官员收受供应、节寿礼以及门包等费用,正告官员“视民如鱼肉者,立即严参究办”,一经发现即严刑峻法,毫不徇情,正如展柜中这封清稿本《彭玉麟致李成谋》书信中所言:“不敢废例枉法”。

  左宗棠家书

  家风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我们能从先辈流传至今的家训家规中汲取到陶冶个人品德、引领社会风尚的优良基因。三本家谱,展现的是廉洁文化基因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族内的赓续传承。《韶山毛氏四修族谱》是毛泽东同志的家谱,“诚、信、仁、厚、勤”是毛氏一门英烈辈出的精神积淀和文化底蕴。《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是刘少奇同志的族谱,勤俭朴素是刘氏好家风的核心要素。《湘阴毛塘任氏族谱》是任弼时同志的家谱,崇尚清廉、重视名节早已融进了任氏一族的血脉。“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家训在“民间故宫”张古英村中代代相传六百余年。

  行至终章,岳阳特色展区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手卷在眼前豁然铺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功在千秋,作为“巴陵三贤”之一载入《岳州府志》。他邀至交范仲淹作记,行草名宿苏子美书丹,“篆高四海”的邵竦“篆额”,自此岳阳楼“天下四绝”,名震古今。当时之岳州乃荒州小郡,资源匮乏,《涑水纪闻》载:“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滕子京帮商户收取呆账、死账、三角债,再动员他们献出一部分支持修楼,筹得资金“近万缗”,足见其办事之能与才,“岳阳楼账本”完美诠释了公权的边界。明隆庆刻本《岳州府志》记载,明朝岳阳贤才辈出,先后走出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黎淳、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方钝、工部尚书谢登之、刑部尚书颜颐寿等九位尚书,除此之外,还有四朝贤相、内阁首辅杨一清,史称“一里一宰相,五里三尚书,十里一都堂”。他们都洁身自好、廉政为民,如“五朝元老”夏原吉曾掌管户部达27年之久,清廉为本,不贪一文。兵部尚书刘大夏为官40余年,反腐败,举清廉,惜群民。户部尚书方钝告老还乡后,“出其恒产居室”,修堤修桥,布衣芒鞋,与民工同食苦荞粑粑,“方尚书苦修三眼桥”的故事传颂至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恰如为千年廉脉注入源头活水。岳阳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湖湘典籍为舟,推动廉脉千秋启新章,廉韵清风满巴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