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廉脉——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岳阳站巡展设置了廉脉传承、廉墨清风等5个特色展区,观众可从“廉脉传承”的历史源头出发,在“廉墨清风”中触摸字里行间的铮铮风骨,让“廉润我心”的清泉洗涤心灵,感受“廉以化人”的教化力量,最终在“岳阳特色展区”遇见洞庭湖畔的清风明月。展览甄选了《楚辞章句》《史记》等16部湖湘珍贵典籍(刻本),《曾国藩年谱》《左宗棠信札》等7部湖湘名人手札、手迹,以及《湘阴毛塘任氏族谱》等3部湖湘名人家风、家训、家规和12幅书法家廉洁文化墨宝进行展出。跨越千年时光,泛黄的书页满载着湖湘士人的风骨、廉吏的操守、文人的气节,化作清风廉韵,徐徐拂在观展者心田。
岳阳市图书馆外景
展厅中央,点、横、撇、捺,重重笔画经投影而成“廉”,在光影交错间,静静诉说着笔尖之下的廉脉传承。据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屈原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忧国爱民的为民情怀,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士人。影印本《贾太傅新书》中,体现的是长沙王太傅贾谊提出的“民本”廉政思想,他主张人民是政治之本,是国之本、君之本、吏之本。又如永州司马柳宗元,清刻本《河东先生全集录》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其在永州所作,他所提出的“吏为民役”在其生活的朝代更是迥异于流俗。明代珍贵善本《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囊括了周敦颐不媚权贵、清廉自守的重要思想。其爱莲思想源自屈子,同为湖湘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廉洁基因。
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近代史上,一大批湖南人纷纷走上了历史舞台。稿本《曾国藩年谱》完整地记录了曾国藩的所思所为,“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劝诫子孙“不可忘寒士家风”“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有史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将正气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岳阳湘阴的左宗棠就以正气名扬四海。廉墨清风展厅里,左宗棠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分外引人注目,其用笔沉着老练,有北碑遗意,结构形体奇巧,功力甚深,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左宗棠不仅在疆场上屡立奇功,也是一位以“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自期的清廉官员。流连于左宗棠展柜,细读他写给四个儿子的家书,不难发现大都是教育他们如何勤俭持家、耕读为本、乐善好施,不要沾染纨绔子弟陋习。1876年,他在给次子孝宽信中说:“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原来,他的廉金主要用于救济灾民、体恤部属、垫付军饷、兴办教育、刊刻图书、兴修水利、修筑道路、购买西洋武器等。在世风日下的晚清,左宗棠的廉洁自律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展厅内景
与左公并为“大清三杰”的彭玉麟,一生“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在那个皓首仕进的年代,他六次面对高官,以才力不胜而坚辞不就;但在国家有难时却又挺身而出,不避艰险,勇于任事,他晚年为抵抗法国侵略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中法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没有战败的反侵略战争。彭玉麟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他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对违法害民的行为则深恶痛切,他严禁官员收受供应、节寿礼以及门包等费用,正告官员“视民如鱼肉者,立即严参究办”,一经发现即严刑峻法,毫不徇情,正如展柜中这封清稿本《彭玉麟致李成谋》书信中所言:“不敢废例枉法”。
左宗棠家书
家风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我们能从先辈流传至今的家训家规中汲取到陶冶个人品德、引领社会风尚的优良基因。三本家谱,展现的是廉洁文化基因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族内的赓续传承。《韶山毛氏四修族谱》是毛泽东同志的家谱,“诚、信、仁、厚、勤”是毛氏一门英烈辈出的精神积淀和文化底蕴。《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是刘少奇同志的族谱,勤俭朴素是刘氏好家风的核心要素。《湘阴毛塘任氏族谱》是任弼时同志的家谱,崇尚清廉、重视名节早已融进了任氏一族的血脉。“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家训在“民间故宫”张古英村中代代相传六百余年。
行至终章,岳阳特色展区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手卷在眼前豁然铺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功在千秋,作为“巴陵三贤”之一载入《岳州府志》。他邀至交范仲淹作记,行草名宿苏子美书丹,“篆高四海”的邵竦“篆额”,自此岳阳楼“天下四绝”,名震古今。当时之岳州乃荒州小郡,资源匮乏,《涑水纪闻》载:“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滕子京帮商户收取呆账、死账、三角债,再动员他们献出一部分支持修楼,筹得资金“近万缗”,足见其办事之能与才,“岳阳楼账本”完美诠释了公权的边界。明隆庆刻本《岳州府志》记载,明朝岳阳贤才辈出,先后走出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黎淳、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方钝、工部尚书谢登之、刑部尚书颜颐寿等九位尚书,除此之外,还有四朝贤相、内阁首辅杨一清,史称“一里一宰相,五里三尚书,十里一都堂”。他们都洁身自好、廉政为民,如“五朝元老”夏原吉曾掌管户部达27年之久,清廉为本,不贪一文。兵部尚书刘大夏为官40余年,反腐败,举清廉,惜群民。户部尚书方钝告老还乡后,“出其恒产居室”,修堤修桥,布衣芒鞋,与民工同食苦荞粑粑,“方尚书苦修三眼桥”的故事传颂至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恰如为千年廉脉注入源头活水。岳阳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湖湘典籍为舟,推动廉脉千秋启新章,廉韵清风满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