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家门就可以直接进厂子里打工,每天收入100多元,采收期一天能达到400元,盛果期算下来总收入得有2万多元哩!”说起生态产业园带来的种种好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六顷地村的村民张明惠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
敖汉旗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在过去,全旗8300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面积高达6300平方公里,占比76%,自然植被不足10%。南部山区峰峦破碎、沟壑纵横,中部丘陵碎石满地,土层浅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由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相当于一年吃掉一个乡的耕地,曾有两个村被永远埋在黄沙之中,农业生产处于“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的境况之中,草牧场因严重退化、沙化导致载畜量急剧下降,人民群众生活难以为继,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从那时起,旗委、旗政府针对北部沙害和南部沙土流失严重的情况,科学确定生态治理措施,全旗人民上下一心,埋头苦干。截至2022年底,敖汉旗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无风沙满地,有风沙满天”的昏暗变成了“万山草木万山林,万里荒地披绿荫”的明媚。敖汉旗先后获得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
荒漠变果园,敖汉旗果农喜收沙棘果。
流光叠翠的“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让农民和牧民们的收入“水涨船高”?当地紧紧抓住国家级森林经营试点和自治区级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先行示范的契机,积极推动探索试点的相关工作,鼓励各级把“增绿”与“增收”结合起来,大胆探索林果、林草、林菌、林禽、林畜、林蜂等多种林下经济。旗纪委监委密切配合,及时制订监督保障行动方案,督促提醒发改、林草、乡村振兴等部门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量化具体措施,协助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一个偶然的机会,企业家胥申发现当地防风固沙的野沙棘等林作物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看到当地党委政府发展林下经济的决心和诚意后,决定成立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沙棘果汁、沙棘油、沙棘养生茶等林下经济产品,仅沙棘系列饮品年产量就超过7000吨,年销售额达到1.4亿元。
就是这样的本土企业,跟随着赤峰市敖汉旗生态建设脚步,谋划起产业、生态、经济的深度融合。1400万元、2200亩、20余万株沙棘树构成的“沙漠之花”绿色版图,也成为周围百姓种好粮、多增收的“财富洼地”。由于生态好,沙化现象得到明显控制,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而且因为企业规模扩大,在当地招收安置的农民工数量也逐年攀升,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
“自从当上护林员,每年能领到一万多元的工资!加上我和老伴的高龄补贴和粮食直补,一年下来也有大几万的收入。”正准备外出巡查森林防火情况的张老汉一脸骄傲。
“生态帮扶,不仅是帮助生态治理,更是帮助群众增收;不仅是扶持产业发展,更是扶持人民群众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从事生态产业的内蒙古企业家郭庆如是说。正是看到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郭庆决定在此投资1.4亿元发展文冠果产业。“文冠果作为退化林分改造的树种之一,是绿富同兴的‘化身’,可以同步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我决心扎根这里创办企业的初衷。”郭庆胸有成竹地表示。
“绿色引领下,全旗蹚出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全旗林业产值达10.13亿元,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畜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大关。仅今年上半年,全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6元,同比增长5.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4元,同比增长7.3%。实实在在的生态回报,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敖汉旗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