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3年第20期

社论

将“一带一路”建成廉洁之路

要闻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部署要求
以有力有效政治巡视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李希会见新时代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时强调
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  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在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新时代  新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论“一带一路”建设

铺就世界阔步向前的阳光大道

特别关注  共绘廉洁丝路新画卷

廉洁清新相伴“一带一路”

北京倡议凝聚国际反腐共识

携手打击腐败   实现合作共赢

打造廉洁中国的亮丽名片

中国华电  防风险清隐患点亮“万家灯火”

中远海运  站好“哨兵岗”  当好“摆渡人”

中国海油  家文化里的“廉”生态

十年“一带一路”结出共赢硕果

巡视巡察

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前瞻

铁军风采

学习典型事迹  忠实履职尽责

洪峰浪尖铸忠诚

正风深一度 

帮扶得帮到位扶到底

生态帮扶蹚出绿色富民路

产业帮扶释放乡村振兴大“蘑”力

项目审批怎能“简易”变“随意”

美丽乡村建设:从“袖手看”到“我要干”

严声嘹亮

昆明:以产业监督“小切口”撬动乡村经济大发展

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点

闲置养殖舍有了“新住客”

“点题”监督“点亮”乡村振兴项目

清单式监督助力临滇乡村换新颜

案语

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系列报道·之五
“水老虎”的蜕变路

深挖国企腐败带来哪些启示

实证纪法

如何认定国企领导人员利用“影子公司”进行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犯罪

派驻机构如何根据《规则》开展谈心谈话

一得之见

要在抓落实上下真功夫

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实招集萃

亮剑“微腐败”提升获得感

设立监督点护航乡村振兴

以严明纪律促干部真抓实干

监督下沉看好管住小微权力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监察史话

古代官箴的教化功能及启示

评论 

良好政治生态就是最好营商环境


深挖国企腐败带来哪些启示 

赵兴  胡蒙

1

  南充市原水投集团董事长杨松案仅是我市国有企业腐败案件中的一起。党的十九大以来,南充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国有企业领域案件查办力度,共立案314件330人,处分277人,近3年仅市本级就查处了国企领域县(处)级干部20人,释放出越往后执纪执法越严的强烈信号。

  分析这些违纪违法案件,全市国企领域腐败案件的突出特点值得关注。一是违法金额居高不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查处的国企人员涉案金额共计3.14亿余元,人均涉案金额102万元,一些在基层单位任职的国企领导干部涉案金额同样不容小觑。比如,阆中燃气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柴勇作为科级干部,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二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腐败易发多发。从办案情况来看,粮食购销、水务、天然气等领域违纪违法人数占比较高。全市查处的国企人员中,违纪违法时任“一把手”的达56人,占比20.2%。三是腐败手段方式隐蔽多样。个别干部通过看似正常的业务、合规的程序为违纪违法行为穿上“马甲”。如四川蓬鑫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祝皓采取重复使用、虚构资产等方式违规融资,暗中吃“回扣”。四是塌方式腐败较为突出。仪陇县水务公司原董事长陈学一与该公司财务部主任、经管部主任、安装队长等8人相互勾结,在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等环节共同受贿并贪污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业态多元、资金密集、商业往来频繁,发现腐败问题存在不小难度。办案中,我们发现改革重组、产权交易、招投标等是国企腐败问题高发环节,在日常监督、案件查办和巡察中对此加以重点关注。比如,杨松案办案人员发现老板胡某某承接水投集团工程项目超过20年后,集中梳理相关项目资料,很快便掌握关键证据。与此同时,注重顺藤摸瓜挖出“案中案”。2022年,在查办市经开区投资集团原董事长弋学强案时,由此及彼揭开市经开区管委会原主任范飞、原副主任周劲松严重违纪违法真相,三人均因犯受贿罪受到法律的严惩。重点领域如粮食购销、投融资等也是近年来案件查办的聚焦点,在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治理中,就立案77件104人、处分81人、移送审查起诉12人,有效清除了全市粮食系统存在的腐败问题。

  治理国有企业腐败问题,不仅要积极探索精准发现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更要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将反腐败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通过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为国企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提供了有力保证。2022年南充市完成了对合并重组后6家市属国企的派驻改革,改革前,企业内设纪检机构存在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业务、专职纪检干部少等问题,监督执纪宽松软较为普遍。改革后,驻企纪检监察组理顺了监督和被监督关系,聚焦国企重大决策、重点项目,推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人事任免和财务管理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制度。市属国企派驻改革以来,已处置问题线索33件,立案14件14人,相较此前零立案、不办案,案件查办数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针对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往往存在由风及腐、由小问题演变为系统性腐败的情况,尤其注重抓早抓小。2022年,市纪委监委先后开展了地方国有投融资平台和项目建设、市属国有企业亏损公司和亏损项目清查等专项监督检查,结合发现的问题,我们在全市范围针对权力变现占干股、帮助租赁国资、帮助承揽工程、出借资金收高息等12类典型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与此前企业各自为政开展内部检查和整改的效果相比,此次集中专项整治使得靠企吃企、勾连谋利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国企领域政治生态朝着风清气正的方向不断改善。(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纪委监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