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3年第11期

社论

大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要闻

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希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
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与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统一

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传承红色基因  对党绝对忠诚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安徽  突出思想引领  分级分类深化学习教育

广东  把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穿全过程

海南  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整顿工作扎实开展

贵州  从严从实推动教育整顿见行见效

陕西  把以学促干作为关键指向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江西: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

不断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治理效能

清淤治乱,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清风劲吹,不让教育净土“蒙尘” 

排除隐患,统筹推进金融反腐和风险防控

祛除沉疴,严防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

贯彻好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方针方略

廉洁文化

广西盘活地域廉洁文化资源助推清廉建设  打造八桂大地清廉名片

厦门不断强化组织保障  凝聚廉洁文化建设合力

浙江大学打造廉洁文化“四个融入”模式  筑牢“三不腐”基础性工程   

书记说纪

让纪律教育入脑入心

找准症结“精准滴灌”

纪法警钟时时敲

共筑家庭廉洁港湾

一得之见

以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助力精准监督

党员干部要增强抗打压能力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使勇于自我革命成为自觉

严声嘹亮

“武汉评议”营造真管真严浓厚氛围

贯彻“人民阅卷”做好群众监督

“严”字当头推动“双评议”走深走实

身在异地也能开办新公司

农机站开出互助会费发票之后

实证纪法

如何准确把握“感情投资”行为的定性处理

如何把握政商“旋转门”的纪法罪认定

案语

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系列报道·之三

一个自诩“会干事”却屡受贿的建筑专家

莫让权力成为吞噬自我的毒药

实招集萃

浙江·台州市  “三圈”监督促年轻干部系好廉洁扣

四川·乐山市  坚持正反结合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吉林·延边州  既警醒又启示做实后半篇文章

广东·韶关市  着眼抓早抓小用好第一种形态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监察史话

明代监察法规体系的内容及启示

知行话题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方法论(续)

评论 

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方法论(续)
1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本期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从矛盾观、问题导向、现代化观的角度谈学习体会。

  【矛盾观】《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矛盾观

  《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学习教材,书中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善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治国理政生动实践。

  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开卷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论述“六个必须坚持”时,明确提出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是结构性的。这一分析指明了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集中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既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他曾多次强调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的论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要重视的五对关系的论述、《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论述,以及《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关于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论述等,都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的鲜明体现。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这是对矛盾对立统一属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的方法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姚金桃)

  【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始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因此,理解和把握事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选读》中提到的很多重大问题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的。比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在啃硬骨头、涉险滩中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等等,这些都彰显了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比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要求,“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曙辉)

  【现代化观】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现代化思想、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状况,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生产力、经济全球化、协调发展等多个重要维度,科学地解释了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推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现代化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1年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的现代化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独具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具体描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党的现代化观是在准确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史为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