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员领导干部干得怎么样,要让群众来监督,由人民来检验。群众监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集中体现。强化群众监督,关键在拓展群众监督的路径和渠道,推动群众监督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2017年以来,武汉市坚定贯彻“人民阅卷”理念,拓展群众监督新路径,在全市组织开展评议“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活动,以信息化评议平台为渠道,让群众充分参与到监督中来。
做好群众监督的难题在于打通群众参与监督的“中梗阻”。群众是“事中人”,又是“观察员”,对于权力运行状况、部门工作状态、干部作风情况最有发言权。但是,如果没有稳定有效的监督平台,缺乏畅通便捷的监督渠道,群众参与监督就会遭遇“中梗阻”。很多地方设有“市长热线”“阳光政务”等平台,但由于信息反馈滞后性、问题发现延时性等问题,无法完全发挥群众监督的效能。群众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投诉无门、反馈无路。武汉市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开发了集信息发布、数据采集、满意度评价于一体的评议系统,以短信评价和微信评价两个渠道搭建“武汉评议”平台,组织全市所有参评单位在办事窗口或者显著位置张挂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开展评议,兼具便捷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基于群众评议产生的数据,武汉市纪委监委以评找点、以评促改、以评督责,倒逼各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痼疾,让群众监督直通监管、直达基层、直击痛点。
“双评议”的关键是根据群众评议结果确定“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把群众监督从基层发力的优势转化为反“四风”的有力震慑。“双评议”结果通过网络和其他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定期排名、通报,外化为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认不认可的直观表现。“双评议”中被评为“十优”的单位在全市通报表扬,成为干事创业、久久为功的动力;被评为“十差”的单位则在全市通报批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差”的单位,还要对主要负责人提出免职建议,这就把群众监督的压力实实在在地传导至每一个单位和每一名干部,内化为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压力。同时,“双评议”中发现的问题也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线索来源,深化为“以风查腐”“风腐同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一批基层“蝇贪”因此被查处。以监督执纪问责强化震慑力度,避免“双评议”流于形式、陷于空转,有效治理“见怪不怪”“躺平摆烂”的心态,让“双评议”长期“长牙”“带电”。
群众监督源于群众,归根到底要服务于群众。“双评议”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治、以评促建,推动监管和治理贯通协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武汉市“双评议”没有止步于排名和问责,而是以“不满意”评议作为切入点,办好群众实事,查找问题根源,解决治理难题。
“人民是阅卷人”,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既需要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尽责,也需要建章立制,以制度的约束力和规范性确保真评议、真问责、真整改。为避免“双评议”工作“一阵风”,武汉市注重明规定矩,以制度建设推动“人民阅卷”落地生根,以制定工作方案的方式将“双评议”制度化、规范化,并制定评分细则、细化评价体系、明确工作规范、细化工作程序,让“双评议”有据可依,让评议对象心服口服,也为探索群众监督的制度路径积累了制度经验。
“双评议”是武汉市拓展群众监督新路径、强化“人民阅卷”意识的创新探索。工作实施以来,“双评议”搭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激发了基层单位作风建设的“活力源”,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也让“人民是阅卷人”观念深深地扎根于党员干部的心中。(作者: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