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 评论 ● 赤诚的情怀 大写的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举行揭牌和宪法宣誓仪式 赵乐际出席并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话
特稿
理论纵横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监委成立了
历程回顾
● 记者观察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走的是新时代创新之路
● 人物志 ● 纪检监察事业奠基人
● 文史参考 ● 谈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读懂监察法里的“中国话语”
● 权威解读 ●
● “实证”监察法 ●
● 专家系列谈 ●
法规原文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 评论 ● 赤诚的情怀 大写的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举行揭牌和宪法宣誓仪式 赵乐际出席并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话
特稿
理论纵横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监委成立了
历程回顾
● 记者观察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走的是新时代创新之路
● 人物志 ● 纪检监察事业奠基人
● 文史参考 ● 谈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读懂监察法里的“中国话语”
● 权威解读 ●
● “实证”监察法 ●
● 专家系列谈 ●
法规原文
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并用三个条款对这三项职责进行了详细规定。监督、调查、处置这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监委的职责,与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特别是两者在指导思想、监督对象、基本原则、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对应性,构成了纪委和监委合署办公体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国80%的公务员、95%以上的领导干部是共产党员,纪委监督和监委监督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本质上都是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监委是反腐败专责机关,两者都是党统一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其目标都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练就我们党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回答好“窑洞之问”,破解历史周期率。这是纪委和监委不可推卸的共同职责。
纪委和监委职责上的对应性,还可以从履行基本任务的一致性上来理解。跟纪委一样,监委有很重要的监督职能,这个监督职能体现在代表党和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是否正确,以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此,监委在履责过程中,对于那些违犯法律的职务行为,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当事人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政务处分,也是“四种形态”的运用。对此,监察法规定“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不管是纪委监督,还是监委监督,目的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基于纪委和监委职责的对应性,决定了纪委和监委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和运行机制上必须做到全融合。改革试点以来,浙江省着力推动机构融合,纪委与监委合署办公,共同设立综合部门和信访、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部门,其中省纪委、省监委机关设7个监督部门,负责省直单位和11个市的日常监督;设6个审查部门,负责违法线索的立案审查。着力推动人员融合,在机构数、职数和编制数“三不变”的情况下,重新配置和综合安排编制、人员,做到每个部门都有原检察院转隶人员和原纪委人员。着力推动运行机制融合,赋予执纪监督部门执纪监督、监察监督双重职责,赋予审查调查部门执纪审查、监察调查两种权限,做到纪检监察两项工作同步进行、程序相应分开,并明确规定以监委名义获取的证据可以用于认定违纪问题,不需要再以纪委名义重复取证,以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推动决策机制融合,纪委常委会议与监委委务会议合并召开,决策议题涉及监委专项工作以及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立案、留置措施使用、人员处置等监察事项的,单独编发监委委务会议纪要,由监委主任签发。从实践看,这样的体制机制安排,更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优势,更有利于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