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21期

社论

不忘初心使命 续写新的篇章

权威发布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要闻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忠诚履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

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述评与观察

秉初心绘复兴宏图 扛使命谱时代华章

● 系列述评 ●

新思想引航新时代伟大征程

新论断标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矛盾转化新特点联结人民新期待

新目标绘就“强起来”路线图

新要求保证伟大工程决定性作用

五年砥砺奋进缘何取得历史性成就

“成效卓著”是如何“炼”成的?

● 本刊观察 ●

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

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会停歇

从政治生态净化看革命性锻造

学习体会

用行动诠释忠诚 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以新思想为指引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从四方面理解把握新思想的理论意义

梳理与解读

十九大报告精神览要

● 重要提法探究 ●

重要提法探究

初心和使命

打铁必须自身硬

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革命性锻造

● 学习面对面·答问解惑 ●

答问解惑

怎样理解十九大的主题

怎样认识十九大的重大战略意义

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和最大亮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的

从十三大到十九大报告中,一个不变的主题词是什么

小测试

答案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踏上新征程 承担新任务”理论征文启事

我与十九大

拥抱属于每个人的新时代

我与“三步走”“两阶段”

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会停歇
——从十九大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如磐决心
本刊记者 黄月 王诗雨
首页
1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用他一贯铿锵有力的语言,传递着新一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十九大期间,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也曾用三个“不能有”,即“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决不可能半途而废。研读十九大报告、党章修正案、中央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透过会场内外的讨论热议,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会停歇的信号强烈而清晰。

  加强政治建设必将成为党的建设重中之重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十九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就在于,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第一项任务进行部署,明确指出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一目了然,其“首要”地位充分彰显。

  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一提法开宗明义、直指关键。事实上,这一点在十九大期间处处可见。代表的讨论发言、大会的新闻发布、党员干部的反应,“四个意识”始终贯穿,尤其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砥砺奋进中形成并确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高度认同、对十八大以来形成并经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同、对五年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和卓著成效高度认同,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

  十九大闭幕刚三天,10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这是十九大后出台的第一个党内法规,又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就此专门作出规定,决心之坚定、落实之迅速,为全党树立了表率。三天后的10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突出强调,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必须带头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种种信号表明: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将成为十九大后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谁要再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搞“七个有之”那一套,必定付出代价。

  作风建设定会持之以恒巩固拓展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十九大报告对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突出了一个“恒”字,既见坚持又见深化。“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些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根本宗旨的坚守,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深恶痛绝。10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这项工作作出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传递出十九届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从落实“八项规定”开局深化的信号,给期盼作风建设再接再厉的广大干部群众以积极有力回应。

  与此相应,十九大期间的会风本身也传递出作风建设只会加强不会削弱的信号。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时讲台不摆鲜花、周围不设绿植,会场内给代表准备的矿泉水瓶上加上姓名贴,客房取消一次性用品,代表团的服务工作人员大幅减少,代表中的省级领导不带秘书……会风愈加朴实,见证着作风建设在深化。

  减掉的是形式,增加的是内容。会上会下专注深入的研读、热烈生动的讨论,大会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增加场次的记者招待会、含金量高的新闻发布会,务实场景时时闪现、严明会纪一以贯之、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会风折射党风,这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后,党风政风不断向好的生动注脚。”代表们这样评价。

  反腐败斗争必定坚定不移深入推进

  “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令全场掌声雷动,体现出反腐败深得党心民心。从“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到首次提出“夺取压倒性胜利”,报告对反腐败的不同表述,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彰显的是信心、决心和敢打必胜的斗志。

  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最”,再次表达了我们党对腐败危害的清醒认识——“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站位人心向背,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反腐败工作进一步作出系列部署,力度、广度、深度都明显“加码”: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基础上加入“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新闻发布会上将其概括为“18字要求”,彰显反腐力度只增不减;强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表明反腐广度进一步拓展;明确“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强调“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着力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十八届中央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同样提出反腐加力的建议。10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十九大期间,时任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在记者会上回答关于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尖锐问题时,也用“在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工夫,巩固‘不敢’、强化‘不能’、促进‘不想’”,宣示了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可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任何喘息之机都不会给腐败分子留下。

  纪律建设必然一以贯之全面加强

  纪律建设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并列为党的六大建设,引起广泛关注,“这凸显了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把握更加深刻”,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说。尤其是里面提到“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等新提法,被广泛认为是加强纪律约束力的又一力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纪律和规矩,强调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明确提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等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部署,巩固深化纪律建设要求,在审议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

  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央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用“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对今后5年工作提出建议;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可以预见,十九大后,纪律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治本作用将进一步发挥,纪律规矩的刚性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权力监督之网定将越织越密

  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强化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并阐述了这一体系的架构、布局和重点,如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等。“十九大勾画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让权力监督没有空白,将为从严管党治党提供有力支撑。”代表们如是评价。

  十九大闭幕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要求在今年底明年初召开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产生三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充分彰显改革的决心与力度。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十九大释放出的强烈信号,不仅表达了把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决心,也给出了实际可行的具体路径;不仅坚持了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提出很多新举措新方法;不仅作出明确部署,而且立说立干;既彰显了雷厉风行,也表达了久久为功。有这样坚如磐石的决心,有在坚持中深化的科学方法,我们坚信,全面从严治党定会不断引向深入,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