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21期

社论

不忘初心使命 续写新的篇章

权威发布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要闻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忠诚履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

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述评与观察

秉初心绘复兴宏图 扛使命谱时代华章

● 系列述评 ●

新思想引航新时代伟大征程

新论断标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矛盾转化新特点联结人民新期待

新目标绘就“强起来”路线图

新要求保证伟大工程决定性作用

五年砥砺奋进缘何取得历史性成就

“成效卓著”是如何“炼”成的?

● 本刊观察 ●

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

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会停歇

从政治生态净化看革命性锻造

学习体会

用行动诠释忠诚 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以新思想为指引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从四方面理解把握新思想的理论意义

梳理与解读

十九大报告精神览要

● 重要提法探究 ●

重要提法探究

初心和使命

打铁必须自身硬

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革命性锻造

● 学习面对面·答问解惑 ●

答问解惑

怎样理解十九大的主题

怎样认识十九大的重大战略意义

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和最大亮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的

从十三大到十九大报告中,一个不变的主题词是什么

小测试

答案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踏上新征程 承担新任务”理论征文启事

我与十九大

拥抱属于每个人的新时代

我与“三步走”“两阶段”

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从四方面理解把握新思想的理论意义
张志明
首页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可概括为:“两个坚持”的根本方针,“四个以”的工作思路,“6+1”的总体布局,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任务,“五句话”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时代宣言,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航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执政党建设作出了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政治论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论断,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重大意义有三: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得更加系统完善。党在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创立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党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中能够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没有走极“左”的老路,也没有走极“右”的邪路的重要准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将使我们党以更加坚毅的政治定力,把握好新时代的脉搏,遵循好新时代的规律,凝聚起新时代的磅礴力量,领导人民共赴民族复兴大业。二是准确把握新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党的八大确立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逻辑前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此进行归纳和精练,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党领导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八大所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为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飞跃,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非常迫切和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新判断新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支撑。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更好地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巨大,影响十分深远。

  形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体体现在“八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上。“八个明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主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各种关系,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方位各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14个坚持”是“八个明确”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中,有的是我们党长期一贯坚持,现在再次给予强调,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的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十八大以来作了新的发展和充实,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坚持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突出将人民群众放在“中心”地位;有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基本政策、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增加了新内容和新要求,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有的在十八大前已经有认识和举措,现在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并作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拓展,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的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条中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等。总体看,基本方略体现了坚持和发展、坚守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很多都具有习近平总书记特有的风格,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

  宣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

  党的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才能建成这样一个党这一关键课题,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八项工作部署。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可概括为:“两个坚持”的根本方针,“四个以”的工作思路,“6+1”的总体布局,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任务,“五句话”的总目标。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根本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立为党的建设根本方针,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坚定的政治自信,表明了党的建设的初心所在。同时,在“从严治党”前加上“全面”二字,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把握,实现了党的建设指导方针的与时俱进。第二,“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是党的建设的工作思路,其中主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长期”二字,既是对现实状况和特殊性规律的科学界定把握,也是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凸显了“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自觉,“统领”“根基”“着力点”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实践路径。第三,“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是“6+1”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增加政治建设并将其置于首位,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总体布局中的统领地位,新增“纪律建设”,体现了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和对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回归了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定性,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解决腐败这个对党最大威胁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第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来展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五,“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五句话”党的建设总目标。“五句话”既有各自丰富的内涵,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彰显了我们党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品格。

  拓展了对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新认识

  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一点是把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全篇,成为“纲”和“魂”。基本方略中摆在首位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十九大释放出的最强信号,也是新时代党建的根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但一个时期以来,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讳莫如深、语焉不详,甚至有意无意扭曲、误导,结果使党的领导被弱化,党的建设被削弱,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根源,理直气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满信心、无比坚定地强化党的领导,澄清了模糊认识,扳正了偏移的方向,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以维护,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新思想把党的领导的地位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把党的领导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党对自身建设的领导和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合起来就是党的全面领导,党对一切的领导。一方面,突出强调党的领导对党的建设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工作就是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把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首要责任和第一政绩。另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二字是重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好、建设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作者: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