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21期

社论

不忘初心使命 续写新的篇章

权威发布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要闻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忠诚履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

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述评与观察

秉初心绘复兴宏图 扛使命谱时代华章

● 系列述评 ●

新思想引航新时代伟大征程

新论断标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矛盾转化新特点联结人民新期待

新目标绘就“强起来”路线图

新要求保证伟大工程决定性作用

五年砥砺奋进缘何取得历史性成就

“成效卓著”是如何“炼”成的?

● 本刊观察 ●

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

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会停歇

从政治生态净化看革命性锻造

学习体会

用行动诠释忠诚 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以新思想为指引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从四方面理解把握新思想的理论意义

梳理与解读

十九大报告精神览要

● 重要提法探究 ●

重要提法探究

初心和使命

打铁必须自身硬

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革命性锻造

● 学习面对面·答问解惑 ●

答问解惑

怎样理解十九大的主题

怎样认识十九大的重大战略意义

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和最大亮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的

从十三大到十九大报告中,一个不变的主题词是什么

小测试

答案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踏上新征程 承担新任务”理论征文启事

我与十九大

拥抱属于每个人的新时代

我与“三步走”“两阶段”

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系列述评之一
新思想引航新时代伟大征程
本刊记者 白广磊
首页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主线和灵魂。党的十九大最大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基础。

  正如十九大报告总结的,过去的5年“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基础上,举旗定向、攻坚克难,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5年砥砺奋进,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面临不同的时代课题,解题的“钥匙”就存在于新的思想理论中。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革命等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鲜明的“时代之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亟待通过理论创新作出回答,用新的思想理论指引“复兴号”巨轮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又一次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成为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5年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一思想创立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十九大报告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集中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又是什么?需要什么外部条件?又需要什么政治保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义,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球性问题加剧、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基本问题,“八个明确”从战略指导层面作出回答。第一个“明确”涉及总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三个“明确”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七个“明确”指出外部条件,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个“明确”突出党这个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领导,这是政治保证。其他几个“明确”分别从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法治保障、军队国防等方面作出理论概括。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八个明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理论贡献。

  “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主要从领导力量、政治立场、发展动力、发展导向、依靠力量、法治保障、精神力量、发展目的、人与自然关系、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统一、中国和世界关系、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政策指导,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基本内容,是对这些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聚焦党的领导。“八个明确”以党的领导作为政治保证,“十四个坚持”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牵头,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收尾,紧紧扭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指出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途径和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此外,“十四个坚持”里,还有多个“坚持”体现了加强党的领导要求。正如十九大报告强调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建设,根本目的还是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新实践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成果,也为这一思想的形成,打下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新实践。

  科学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对未来30年我们党承担的责任使命和目标任务做了全方位观照,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党的十九大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目的就是更好地把这一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从近期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各级各部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排出任务表、时间表、路线图,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细化、实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逐步释放出这一思想蕴含的磅礴伟力。

  理论指导实践,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保持了旺盛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需要在坚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大道,有着无数激流险滩,特别是一些前所未见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让这一思想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才能更加显现出真理的光芒。

  当前,抓好理论武装是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并提出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对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带着问题、结合实际多思多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展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把一个个“小我”汇聚成全党不懈奋斗的智慧力量,完成使命,实现目标。

  

  源流梳理

  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历次党代会上,其内涵不断丰富。党的十三大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勾勒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党的十四大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十方面,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