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王岐山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上强调用担当诠释忠诚 释放失责必问强烈信号
学习体会
专题 纪念建党95周年
● 历史的足迹 ●
● 永远的丰碑 ●
● 资料链接 ●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释疑答问
“四风”监督哨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王岐山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上强调用担当诠释忠诚 释放失责必问强烈信号
学习体会
专题 纪念建党95周年
● 历史的足迹 ●
● 永远的丰碑 ●
● 资料链接 ●
学有所悟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释疑答问
“四风”监督哨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跋涉”也是与“止”有关的古老词组。“跋”是一个形声字,其中“足”是形旁,“犮”是声旁。“足”的甲骨文写作,商代金文写作,从字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足”字的本义是指人体从臀部以下到脚的部分,“足”这个字里面包括了“止”。什么是“跋”和“涉”呢?古人说“草行曰跋,水行曰涉”。人在陆地上行走叫“跋”,越过河流叫“涉”。
“涉”的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它的字形是河流的两边各有一个“止”,河流这边一只脚、那边一只脚,表示人从河的这边到对岸去,所以,“涉”的本义是跨过河去的意思。
“跋涉”就是跋山涉水,表示一种艰苦的长途行进。《诗经·风》里有“大夫跋涉,我心则忧”的诗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也有“跋涉山川”的记载。
“跋涉”是有目标的挺进,也是对新世界的积极探索。人类历史上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都与“跋涉”有关。
西汉人张骞是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称赞他有“凿空”之功。所谓“凿空”,就是开辟了中原通往中亚的通道。这条通道贯通了欧亚大陆,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两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公元前138年,汉中人张骞应中央政府招募,出使大月氏国,他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截获,拘禁了十余年,后来乘机逃走,他不辱使命,继续向西越过葱岭,终于到达大月氏,即今天的伊朗一带。张骞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当初跟着张骞出使的共有二百多人,返回时,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了。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乌孙国,与西域诸国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并配合中央政府取得了对匈奴军事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从此以后,西域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逐渐融为一体。张骞因其功劳被封为博望侯,他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也激励着后来无数人追求“万里觅封侯”的梦想。
提到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促进中外交流的代表性人物,我们还会想到去“西天”取经的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法师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经丝绸之路西行,孤身越过戈壁大漠,到达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地区,他在当地学习佛学十七年,返回时带回大量佛学经典。玄奘是汉传佛教唯识宗的奠基人,他的事迹在东亚和南亚各国影响很大。除了翻译佛经,玄奘法师还奉唐太宗李世民的敕命,著述了《大唐西域记》。该书记录了玄奘西行期间的所见所闻,包括他亲历和听闻的一百多个城邦与国家的概况,涵盖了西域地区的疆域、山川、气候、风土、人情、语言、宗教情况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为研究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就是被毛泽东形容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分别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宁苏区战略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又常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数倍于自己力量的敌人围追堵截之下,红军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智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胜利到达陕北。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这场艰苦卓绝、长途跋涉的行军,也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历史的后来者不断拓展与革新,这也是驱动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之一。开拓创新是人类的使命,人类跋涉向前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正如郭沫若在诗歌《骆驼》中说的那样:“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
作者:李学勤,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王志轩,安阳师范学院中央财政支持《易藏》文献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